[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冲压模具的防返料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36094.9 | 申请日: | 2015-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969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7 |
发明(设计)人: | 王晓欧 | 申请(专利权)人: | 奥得时精密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28/34 | 分类号: | B21D28/34;B21D43/20;B21C5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15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冲压 模具 防返料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材料的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冲压模具的防返料机构。
背景技术
在电子材料的加工过程中,需要依据制品形状开设模具,现有的冲压模具主要包括上模台和下模台。对于冲小孔的冲压模具,上模台上相应位置的冲头为细长状,下模台上设有与冲头形状相应的通孔,冲压后的废料排出,主要靠材料自身的重力,从下模台的通孔掉落排出。然而,现有的冲小孔的冲压模具,由于废料重量轻、静电或制品本身有胶等原因,冲头上升过程中废料会被带上去,或吸附在冲头上,废料的存在导致下次冲压时制品被压伤,甚至会把制品冲穿,严重影响制品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冲压模具的防返料机构。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冲压模具的防返料机构,包括冲压模具、传送平台、吸气装置及废料收纳装置,所述冲压模具包括上模台和下模台,所述下模台上对应于上模台冲头的凹槽上设有废料击落孔,所述下模台内部呈中空状态,所述下模台底部设有排废管,所述排废管与各个废料击落孔皆呈连通状态,所述排废管的端口通过吸气装置与废料收纳装置相连接,所述吸气装置上设有感应控制器一,所述冲压模具上设有感应控制器二,所述感应控制器一与感应控制器二电气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通过感应控制器一、感应控制器二及吸气装置的设计,能够有效地防止废料返料的产生,确保了产品的质量。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吸气装置;2、感应控制器一;3、传送平台;4、待冲压制品;5、上模台;6、废料击落孔;7、下模台;8、排废管;9、废料收纳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参阅图1,一种用于冲压模具的防返料机构,包括冲压模具、传送平台3、吸气装置1及废料收纳装置9,所述冲压模具包括上模台5和下模台7,所述下模台7上对应于上模台5冲头的凹槽上设有废料击落孔6,所述下模台5内部呈中空状态,所述下模台7底部设有排废管8,所述排废管8与各个废料击落孔6皆呈连通状态,所述排废管8的端口通过吸气装置1与废料收纳装置9相连接,所述吸气装置1上设有感应控制器一2,所述冲压模具上设有感应控制器二,所述感应控制器一2与感应控制器二电气连接。
工作原理为:当上一工序的待冲压制品,经传送平台3传送至冲压模具指定位置时,随即进行冲压作业,当冲压模具上的感应控制器一2感应到上模台5的冲头接触待冲压制品时,该信号经线路传输至感应控制器二,感应控制器二即控制并启动吸气装置1,在吸气装置1的作用下,废料经废料击落孔6吸至排废管8并由废料收纳装置9收纳,有效防止了废料返料的产生,确保了制品的质量。
上述附图及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任何所属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或改用其他花型做此技术上的改变,都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专利范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奥得时精密电子(苏州)有限公司,未经奥得时精密电子(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3609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