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再生胶脱硫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735982.9 | 申请日: | 2015-09-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460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24 |
| 发明(设计)人: | 赵越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科欧橡胶制品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8J11/10 | 分类号: | C08J11/10 |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新世纪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00 | 代理人: | 吴凤霞 |
| 地址: | 057550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再生胶 脱硫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废旧橡胶的脱硫装置,具体的说是一种再生胶脱硫设备。
背景技术
废旧橡胶具有很强的抗热、抗机械和抗降解性,如何处理废旧橡胶已成为一大社会问题,脱硫后生产再生胶的处理方法可使废旧橡胶的利用率高达99%以上,且不危害环境。
授权公告号CN203853478U的专利名称为连续高温常压脱硫机,解决了整个生产自动化、不产生废水、废渣和废气的环保效果好的社会问题,但是该设备加热方式不科学,生产成本高,能量利用率低。
授权公告号CN203582778U的专利名称为橡胶微波脱硫装置,虽然利用了微波加热,实现胶粉内外同时加热,升温速度快等优越性,但是该设备结构不合理,不科学,难以实现自动化连续生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微波加热、电磁保温的再生胶脱硫加热设备,该设备节能效果显著,能量利用率高,生产成本低廉,结构简单、维修方便,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的再生胶脱硫设备,其包括依次连接的进料管、加热装置、保温装置、冷却装置和出料管;所述加热装置包括U型工作腔体、设置于U型工作腔体一侧的总进料口以及设置于U型工作腔体一端的一段出料口,所述总进料口与进料管连通;所述保温装置包括脱硫管、分别设置于脱硫管两端的二段进料口和二段出料口,所述二段进料口与一段出料口连通;所述冷却装置包括冷却管、分别设置于冷却管两端的三段进料口和三段出料口,所述三段进料口与二段出料口连通,所述三段出料口与出料管连通;所述U型工作腔体、脱硫管及冷却管内部均设置有螺旋输送片,所述螺旋输送片通过轴承分别与设置于U型工作腔体、脱硫管及冷却管外侧的驱动电机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改进在于所述加热装置还包括设置于U型工作腔体上方的微波发生器。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U型工作腔体上设有盖板,所述总进料口设置于盖板的一端,所述盖板的另一端设有窗口,所述窗口一侧设有测温装置,所述一段出料口设置于U型工作腔体的底部与测温装置相对应处。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脱硫管外壁绕置有电磁线圈。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保温装置由至少两根脱硫管组成。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冷却管由外冷却管和内冷却管组成,所述外冷却管和内冷却管的两端环形密封,外冷却管的内壁、内冷却管的外壁和连接外冷却管与内冷却管的端面间形成封闭环形区,所述外冷却管的两端分别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螺旋输送片设置于内冷却管内部。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一段出料口与二段进料口之间以及所述二段出料口与三段进料口之间均设置有波纹管。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加热装置、保温装置和冷却装置层叠设置,所述U型工作腔体、脱硫管及冷却管两端固定设置有端架。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端架包括相互叠置的上端连接架和下端连接架;所述U型工作腔体、脱硫管及冷却管分别卡接于相邻的上端连接架和下端连接架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端架下方设置有底座。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本实用新型能满足橡胶粉脱硫塑化处理的需要。可实现自动化连续生产,质量稳定,易控制,节能降耗,投资少,成本低,利于环境保护。该设备首次采用微波加热和电磁保温相结合的结构应用于再生胶脱硫设备,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良好的社会效益。微波加热和电磁加热相比较更加经济节能,能量利用率高,温升速度快,便于控制。电磁保温和微波保温箱相比较更实用,保温效果更好,电磁线圈通电发热,通过热传递的方式靠脱硫管把热量传导给胶粉,热量传递慢,能保证从U型工作腔体内输出的胶粉温度不至于降低的太快即可。如果采用微波保温,胶粉的温度会持续上升,起不到保温的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科欧橡胶制品有限公司,未经河北科欧橡胶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3598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