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全电动双色液态硅胶注塑机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35764.5 | 申请日: | 2015-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772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0 |
发明(设计)人: | 吴肃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铁塑机(广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16 | 分类号: | B29C45/16;B29C45/18;B29C45/06;B29C45/07 |
代理公司: | 广州中浚雄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44254 | 代理人: | 胡燕 |
地址: | 51080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 液态 硅胶 注塑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射成型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全电动双色液态硅胶注塑机。
背景技术
双色注塑机注塑制品的成型是由同一种原料分别混合配制成两种不同的颜色,由塑化注射装置和模具完成第一次注射后,成型模具能旋转换位,分两次或多次完成不同颜色的熔料注入同一成型模具内动作,得到双色注塑制品。现有的双色注塑机,需要手动旋转注塑模具,来实现模具位置的转换,一方面工人的劳动强度大,另一方面由于手动操作,精度不高,不能实现模具的准确定位,降低工作效率,影响注塑产品的质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工作效率高,能自动实现注塑工作的全电动双色液态硅胶注塑机。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射出机构、换位机构和上料机构,射出机构设在换位机构的上方,所述射出机构包括两个结构相同的第一射出机构和第二射出机构,第一射出机构包括转动装置、射出丝杆、注塑螺杆、射出料筒和射出加料装置,在射出料筒内设有射出丝杆、注塑螺杆,射出丝杆的上端与转动装置连接,射出丝杆的下端设有与射出丝杆配合连接的连接座,连接座与注塑螺杆配合连接,射出加料装置与注塑螺杆连接,所述换位机构包括转盘,转盘下端设有旋转装置,上料机构与注塑螺杆连接。通过转动装置使射出丝杆旋转,从而使与射出丝杆配合连接的连接座在射出丝杆上上下移动,实现注塑螺杆的上下移动,射出加料装置使注塑螺杆旋转,从而使液态硅胶随着注塑螺杆进入到合模装置中,自动实现注塑工作,换位机构上的转盘能够通过旋转装置实现旋转,来实现合模装置位置的自动转换,工作效率高。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转动装置包括射出伺服电机,在射出丝杆的上端设有第一转轮,射出伺服电机的输出端设有第二转轮,第一转轮通过皮带与第二转轮连接。射出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带动第二转轮转动,第二转轮通过皮带带动第一转轮转动,从而实现射出丝杆转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注塑螺杆上设有第三转轮,所述射出加料装置包括加料伺服电机,加料伺服电机的输出端设有第四转轮,第三转轮通过皮带与第四转轮连接。加料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带动第四转轮转动,第四转轮通过皮带带动第三转轮转动,从而实现注塑螺杆转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旋转装置为圆盘伺服电机,圆盘伺服电机的输出端与转盘连接,在转盘上对应第一射出机构和第二射出机构的位置处设有合模装置,合模装置包括上模板和下模板,在上模板上分别设有与第一射出机构和第二射出机构连接的座进缸。通过座进缸可以实现第一射出机构和第二射出机构的上下移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料机构包括第一上料装置和第二上料装置,所述第一上料装置包括第一色酱贮料缸、第一气缸、第一供胶装置和第一混合装置,所述第二上料装置包括第二色酱贮料缸、第二气缸、第二供胶装置和第二混合装置,第一气缸与第一色酱贮料缸连接,第一混合装置连接分别与第一射出机构的注塑螺杆、第一供胶装置、第二供胶装置和第一色酱贮料缸连接,第二混合装置连接分别与第二射出机构的注塑螺杆、第一供胶装置、第二供胶装置和第二色酱贮料缸连接。第一混合装置将第一供胶装置、第二供胶装置内的胶体以及第一色酱贮料缸的色料混合后的液态硅胶注入到第一射出机构的注塑螺杆中,第二混合装置将第一供胶装置、第二供胶装置内的胶体以及第二色酱贮料缸的色料混合后的液态硅胶注入到第二射出机构的注塑螺杆中。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结构简单合理,工作效率高,能自动实现注塑工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铁塑机(广州)有限公司,未经丰铁塑机(广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3576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