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开门防盗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735681.6 | 申请日: | 2015-09-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785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0 | 
| 发明(设计)人: | 林生产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林辰展华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R25/102 | 分类号: | B60R25/1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开门 防盗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开门防盗器,尤其是指一种汽车开门防盗器的封装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汽车安防系统以在汽车上安装鸣叫报警器为主,但由于外界因素的干拢,报警器往往会产生误报而发出巨大噪声,给小区居民生活带来负面影响,并且报警距离有限,当车主不在小区内时,该报警方式就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近年来,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GSM/GPRS等技术已经逐渐运用到汽车防盗报警系统中,通过发送短信的方式来达到报警的目的。
但是现有的许多类似防盗装置,其防盗装置都是智能电子锁,由于智能电子锁占用的空间较大,加之在功能组件多,制成上比较复杂,因此既不利于缩减人力成本,也浪费材料。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开门防盗器,该防盗器旨在解决其紧密封装,利于制成且占用空间小的技术问题。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应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汽车开门防盗器,包括壳体及其封装的电路单元,其中壳体包括面壳、中壳及底壳;电路单元包括PCB板及以PCB板为载体设置的导光柱模块、CSM模块、GPS模块以及USB端口、MIC端口和SIM卡连接器,其中:底壳的四周内侧分别凸起有卡部,电路单元通过PCB板与卡部干涉,将其稳固在底壳上;中壳与底壳相结合,将电路单元封装在其中,并具有螺丝孔、扣槽;面壳相对于中壳为配套结构,面壳对应于扣槽具有扣块,扣块与扣槽结合将面壳与中壳结合为一体。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电源单元还包括与之相接的电源线,电源线经壳体具有的电线孔延伸于壳体之外与外部设备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中壳还具有界面孔,界面孔设在中壳一侧,USB端口通过界面孔暴露中壳外。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汽车开门防盗器还包括螺丝,螺丝经螺丝孔与底壳干涉将中壳固定在底壳上,使之电路单元封装于中壳与底壳之中。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中壳进一步包括穿孔、MIC端口孔和插卡孔。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导光柱模块包括光电管。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穿孔收容光电管;MIC端口孔设在穿孔与中壳一长侧边之间;MIC端口透过MIC端口孔暴露于中壳外。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中壳还具有插卡孔,插卡孔设在中壳的中央且靠近穿孔位置,SIM卡连接器对应插卡孔设置,使得SIM卡连接器暴露于中壳外。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的效果是:封装紧密,制成方便且能够缩减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组装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中无面壳的立体结构组装示意图。
图3是电路单元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2中无中壳的立体结构组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应当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内”、“外”、“纵向”、“横向”、“上”、“下”、“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要求本实用新型必须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应当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请参阅图1并结合参阅图2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开门防盗器,包括壳体10及其封装的电路单元20,其中:壳体10包括面壳11、中壳12及底壳13;电路单元20包括PCB板21及以PCB板21为载体的导光柱模块22、CSM模块23、GPS模块24以及USB端口25、MIC端口26和SIM卡连接器27,还包括电源单元28及连接该电源单元28的电源线29,电源线29经壳体10的相应结构(如电线孔)延伸于壳体10之外,藉此方便与外部设备连接。
请再结合参阅图5所示,底壳13的四周内侧分别凸起有卡部131,电路单元20通过PCB板21与卡部131干涉固于底壳13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林辰展华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林辰展华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3568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