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蓄电池真空注酸漏斗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35411.5 | 申请日: | 2015-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470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06 |
发明(设计)人: | 杨树军;杨嘉钰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州市蓝天塑料制品厂 |
主分类号: | H01M2/36 | 分类号: | H01M2/3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5526 江苏省泰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蓄电池 真空 漏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蓄电池电解液注液装置,尤其是一种用于铅酸蓄电池的真空注酸漏斗。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铅酸蓄电池制造行业,通常需要对产品进行定量注液,在电池装配成半成品后,对半成品电池定量注入一定量的电解液,注入电解液后的电池再经过多次充放电,与电池内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使电池具备一定的充放电容量。操作过程中,电解液必须通过容器进入定量加入,如果电解液过少或过多,则不能保证化学反应正常进行,或影响电池的使用性能。现有的铅酸蓄电池定量注液容器一般是由不透明的耐酸材料制成的,使用过程中不能看到液位的变化,通常还需要配套设置定量注入设备,成本较高,并且注液过程中会产生气泡,导致注液不畅,降低了生产效率,操作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抽真空接口,注液顺畅,操作方便,使用成本低,能够便于现场观察的蓄电池真空注酸漏斗。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蓄电池真空注酸漏斗,包括杯体、杯盖和注液口,所述杯体的下端设有注液口,注液口与杯体设为整体结构,杯盖与杯体之间设为可拆卸的活动连接方式,所述杯盖上设有进液口和真空接口,杯体上至少设有一部分由透明材料制成的可视结构,通过该可视结构可以从杯体的外部看到杯体内腔中的液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杯体由透明塑料制成,杯体外表面设有加强筋。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杯体的外表面设有刻度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注液口偏置于杯体下端的一侧,所述杯盖上的进液口与注液口同轴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注液口的外表面设有螺纹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注液口的外表面设有密封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杯盖上的进液口和真空接口分别嵌设有密封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将杯体采用透明材料制成可视结构,通过可视结构能够从杯体的外部看到杯体内的液体;便于操作,使用成本低。杯盖上设有抽真空接口,使得注液顺畅,操作方便。本实用新型能够适用于各种不同容量的蓄电池,通用性较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杯体,2、杯盖,3、注液口,4、螺纹结构,5、密封圈,6、真空接口,7、加强筋,8、进液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蓄电池真空注酸漏斗,包括杯体1、杯盖2和注液口3,杯体1的下端设有注液口3,注液口3与杯体1设为整体结构,杯盖2与杯体1之间设为可拆卸的活动连接方式,杯盖2上设有进液口8和真空接口6,杯体1上至少设有一部分由透明材料制成的可视结构,通过该可视结构可以从杯体1的外部看到杯体内腔中的液体。
本实施例中,所述杯体1由透明塑料制成,杯体1外表面设有加强筋7,杯体1的外表面设有刻度线。所述注液口3偏置于杯体1下端的一侧,杯盖2上的进液口8与注液口3同轴线。所述注液口3的外表面设有螺纹结构4,注液口3的外表面设有密封圈5。所述杯盖2上的进液口8和真空接口6也分别嵌设有密封圈。
本实施例杯体1的外表面设有刻度线,便于实时观察注入电池内的电解液量。注液口3的外表面设有螺纹结构4,外表面设有密封圈5,使用过程中,注液口3的螺纹结构4便于与电池连接和固定,密封圈5可以保证气密性,杯盖2上的真空接口6用于排出漏斗和电池内的气体,从而有利于电解液顺畅注入到电池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州市蓝天塑料制品厂,未经泰州市蓝天塑料制品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3541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