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节能高效型反渗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35096.6 | 申请日: | 2015-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846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16 |
发明(设计)人: | 左成银;黄如君;徐存中;李相军;曾立异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益能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61/08 | 分类号: | B01D61/08;B01D61/10;C02F1/44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顾进 |
地址: | 211200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节能 高效 反渗透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反渗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采用RO反渗透膜的节能高效型反渗透装置。
背景技术
反渗透技术是当今最先进和最节能有效的膜分离技术。反渗透原理顾名思议根据其逆渗透机理运行工作,将水中微小的分子及离子过滤在膜外,使最终产水达到用户需求的标准。对于节能高效型反渗透装置,习惯地把进水分为地下水、自来水、地表水、海水、废水(中水)等,这些水体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不同的地理条件,不同的季节气候导致水体的特性及其所含的杂质有所不同,因此反渗透预处理工艺也会有所不同。节能高效型反渗透装置基本是运行在高于溶液渗透压的作用下,依据其他物质不能透过半透膜而将这些物质和水分离开来,因此能够有效地去除水中的溶解盐类、胶体、微生物、有机物等。系统具有水质好、耗能低、无污染、工艺简单、操作简便等优点。近年来,节能高效型反渗透装置已广泛应用在半导体、集成电路制造工艺、食品、医药工业等工业生产中,发展很快,然而现有的节能高效型反渗透装置在运行过程中仍然存在酸碱再生污染、反渗透回收率低以及原水利用率较低等缺陷,鉴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因此,迫切的需要一种新型的节能高效型反渗透装置来解决现有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正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节能高效型反渗透装置,该装置整体结构设计巧妙,可实现自动连续运行,无须用酸碱再生,节省了反冲和清洗用水,反渗透产水水质稳定,且产水的脱盐率(25℃)可达98%以上,有效提高了原水利用率和反渗透回收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节能高效型反渗透装置,包括反渗透滑架,所述反渗透滑架上安装有n*m纵横直线排列的n*m个平行的反渗透膜壳,n和m均为大于或等于1的自然数,所述反渗透膜壳内部设有多根反渗透膜,反渗透膜壳的两端设有端板,在一端端板上设置有原水口和浓水口,在另一端端板上设置有纯水口和清洗口,同一行的原水口先通过拷贝林串联后再连接到进水管道,所述进水管道通过法兰连接清洗回流管道,同一行的浓水口先通过拷贝林串联后再连接到浓水管道,所述浓水管道连接浓水排放管道,同一行的纯水口先通过拷贝林串联后再连接到淡水产水母管,同一行的清洗口先通过拷贝林串联后再连接到清洗管道,所述淡水产水母管连接淡水排放管道,并在每一行的纯水口串联管道上法兰连接有产水取样阀,在反渗透滑架的中部支撑架上固定安装有不锈钢取样箱。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进水管道和浓水管道设置于所述反渗透膜壳的两侧并与反渗透膜壳相垂直,进水管道的顶端为进水口,低端为一段清洗进水口,浓水管道与浓水排放管道位于分渗透膜壳的同一侧,浓水排放管道为一倒U型连通管道,浓水排放口设置在浓水排放管道的一端,其另一端通过手动浓水排放阀与浓水管道相连,并在手动浓水排放阀的上方位置将浓水管道和浓水排放管道通过气动浓水排放阀相连,在浓水管道上设置有浓水清洗出液阀,浓水清洗出液口设置于浓水管道的顶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淡水产水母管垂直设置于反渗透膜壳的一侧,淡水产水母管的顶端为产水口,并在淡水产水母管上从上往下依次设置有产水管手动蝶阀和产水管止回阀,淡水产水母管的低端与淡水排放管道相连通;所述淡水排放管道上设置有淡水清洗出液口,淡水排放管道的出口为开口向下的产水排放口,在淡水清洗出液口和产水排放口之间设置有产水排放阀,并在安装产水排放阀管道的一侧设置有与其组成口字型连通的L型管道,在L型管道上设置有防爆口;所述清洗管道呈L型垂直设置在反渗透膜壳的一侧,并在清洗管道的横管上开设有一段清洗出水口和二段清洗进液口,并且一段清洗出水口和二段清洗进液口之间设置有段间隔断阀。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反渗透膜壳采用玻璃钢材料制成,所述进水管道、清洗回流管道、浓水管道、浓水排放管道、淡水产水母管、淡水排放管道、清洗管道和L型管道均采用304不锈钢材料制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产水取样阀采用结构简单、易于使用且质优价廉的直通式塑料取样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益能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南京益能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3509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食盐的多料加碘装置
- 下一篇:一种工业锅炉除尘脱硫废水回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