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RF4CE传输的遥控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34936.7 | 申请日: | 2015-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503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24 |
发明(设计)人: | 王伟;刘嘉炜;彭卫丰;邓孙梁;徐帆;王鑫;孙伟;孟桢;王峥;尤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路通视信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C17/02 | 分类号: | G08C17/02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104 | 代理人: | 曹祖良;屠志力 |
地址: | 214072 江苏省无锡市滨***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rf4ce 传输 遥控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遥控电路,尤其是一种基于RF4CE传输的遥控电路。
背景技术
目前家电控制还是受控于红外,但是红外遥控具有一系列的缺陷,比如控制设备与受控设备距离不能太远,而且不能再任意角度进行操作,在使用过程中要避免强光或者其他光源的干扰,中间不能有障碍物,之间是单向通讯。不同的电器需要使用不用的控制器,增加额外成本。
RF4CE是新一代家电遥控解标准和协议,其中RF即射频(RadioFrequency),4是指for(four同音),CE即消费电子(ConsumerElectronics)。为了在家用电器市场普及射频操控技术,并避免新技术的引入成为产品设计的障碍,2008年,消费电子大厂索尼(Sony)、飞利浦(Philips)、松下(Panasonic)、三星(Samsung)与主要低功耗RFIC厂商飞思卡尔(Freescale)、德州仪器(TI),以及OKI共同成立RF4CE(RadioFrequencyforConsumerElectronics)联盟(RF4CEConsortium)。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RF4CE传输的遥控电路,能提高操作的可靠性,提高遥控信号的传输距离和抗干扰性,使遥控信号传递不受障碍物影响,还能实现双向通信和解决不同电器的互操作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基于RF4CE传输的遥控电路,包括第一微控制器和第二微控制器电路;
所述第一微控制器通过接口连接第二微控制器电路;所述第二微控制器电路用于将第一微控制器通过接口传输的信号进行处理转换为RF4CE射频信号,通过天线将RF4CE射频信号发射。
进一步地,第一微控制器和第二微控制器电路之间的接口为UART接口。
具体地,所述第二微控制器电路包括:第二微控制器U1和外围电路:
连接第一微处理器的RF4CE中断线、UART数据发送线和UART数据接收线分别通过电阻R1、R3和R2接入第二微控制器U1的用作UART接口的I/O口;
连接第一微处理器的RF4CE唤醒线通过电阻R6接入第二微控制器U1的用作唤醒信号输入的I/O口,且通过电容C10接地;
连接第一微处理器的重置信号线通过串联的电阻R8和R9连接电阻R7的一端,电容C14的一端和电容C15的一端,以及接入第二微控制器U1的重置信号输入口;电阻R7的另一端接数字电压DVDD;电容C14和C15的另一端均接地;
第二微处理器U1的各模拟电压供电端均连接模拟电压AVDD且通过一个滤波电容接地;第二微处理器U1的各数字电压供电端均连接数字电压DVDD且通过一个滤波电容接地;
第二微处理器U1的两个晶振输入端分别接晶振X1的两端,晶振X1的两端还分别通过电容C16和电容C17接地;
第二微处理器U1的两个RF4CE射频信号输出端连接一个差分转单端电路;差分转单端电路的输出端接滤波电路,滤波电路的输出端接天线。
更进一步地,所述差分转单端电路包括电容C6和C9,电感L1、L2和L3;电容C4和C11;第二微处理器U1的两个RF4CE射频信号输出端分别通过电容C6和C9接电感L2的一端和另一端;电感L2的一端通过电容C4接地,另一端通过电感L3接地;电感L2的一端接电感L1的一端,电感L2的另一端接电容C11的一端;电感L1的另一端和电容C11的另一端相接,并连接滤波电路的输入端。
更进一步地,所述滤波电路包括电阻R5和电容C7和C8;电阻R5的一端接电感L1的另一端和电容C7的一端,电容C7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5的另一端接天线ANT以及电容C8的一端,电容C8的另一端接地。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使用RF4CE射频信号进行遥控,只需要一个控制器就可以控制很多电器,比如可以在厨房控制客厅的电视或者空调等别的电器,大大方便了人们的使用操作。
2)RF4CE射频信号与传统的红外信号相比,信号传递不受障碍物影响,提高了遥控传输距离,不受遥控角度限制。
3)抗干扰能力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电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路通视信网络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无锡路通视信网络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3493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泊车监控管理系统及车辆检测器
- 下一篇:消防风机巡检控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