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夹套反应釜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34789.3 | 申请日: | 2015-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957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23 |
发明(设计)人: | 包素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新复大医药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19/00 | 分类号: | B01J1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7513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反应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反应釜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夹套反应釜。
背景技术
反应釜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橡胶、农药、染料、医药、食品,用来完成硫化、硝化、氢化、烃化、聚合、缩合等工艺过程的压力容器,例如反应器、反应锅、分解锅、聚合釜等;材质一般有碳锰钢、不锈钢、锆、镍基(哈氏、蒙乃尔、因康镍)合金及其它复合材料。
传统的反应釜在使用过程中,由夹套内的蒸汽或者冷冻水对反应釜内部的料液进行升温或者降温,但是当遇到投料量相对较小时,料液体积相对较少时,升温时,夹套内的蒸汽将对反应釜内部的料液升温,升温过程中,料液的温度将不可控制,将会变得很高,严重时,影响料液质量。
当遇到为反应釜中较满的料液升温时,单支蒸汽进气管路的进入夹套,此时导致蒸汽压力下降过快,升温速度过慢,降低了工作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效控制反应釜内部料液温度的夹套反应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夹套反应釜,包括反应釜,所述反应釜外侧设有夹套,所述夹套内设有环形挡板,环形挡板将夹套隔成上夹套和下夹套,上夹套接触反应釜外壁的面积与下夹套接触反应釜外壁的面积比值为3:2。所述上夹套的外侧底部并联有第一冷冻水进口管和第一蒸汽出口管,上夹套的外侧底上部并联有第一冷冻水出口管和第一蒸汽进口管,所述下夹套的外侧底部并联有第二冷冻水进口管和第二蒸汽出口管,上夹套的外侧上部并联有第二冷冻水出口管和第二蒸汽进口管,所述反应釜设有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伸进釜内。
进一步,所述第二冷冻水进口管设有第一电磁阀,所述第二冷冻水出口管设有第二电磁阀,所述第二蒸汽进口管设有第三电磁阀,所述第二蒸汽出口管设有第四电磁阀。
进一步,还包括控制器,所述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三电磁阀、第四电磁阀和温度传感器分别与控制器电连接。
对比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有益效果:1.本实用新型对反应釜中相对较少的料液升温时,当料液相对较少且需要升温时,只需要对下夹套的第二蒸汽进口管通入蒸汽,对料液进行升温,因上夹套接触反应釜外壁的面积与下夹套接触反应釜外壁的面积比值为3:2,故而仅下夹套对料液升温相对于整个夹套对料液升温更加安全可控,不会影响料液的质量。2.本实用新型对反应釜中相对较满的料液升温时,当料液量相对较满且需要升温时,由下夹套的第二蒸汽进口管和上夹套的第一蒸汽进口管同时对料液进行升温,两支蒸汽管路同时进入上夹套和下夹套,上夹套和下夹套同时对反应釜的料液升温,有利于加快升温速度,提高工作效率。3.本实用新型通过控制器,控制电磁阀使反应釜内部的料液保持在设定值左右,到达自动控温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工艺流程示意图。
图2为控制器的控制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2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夹套反应釜,包括反应釜1,所述反应釜1外侧设有夹套,所述夹套内设有环形挡板11,环形挡板11将夹套隔成上夹套21和下夹套22,上夹套21接触反应釜1外壁的面积与下夹套22接触反应釜1外壁的面积比值为3:2。所述上夹套21的外侧底部并联有第一冷冻水进口管31和第一蒸汽出口管32,上夹套21的外侧底上部并联有第一冷冻水出口管33和第一蒸汽进口管34,所述下夹套22的外侧底部并联有第二冷冻水进口管35和第二蒸汽出口管36,上夹套21的外侧上部并联有第二冷冻水出口管37和第二蒸汽进口管38,所述反应釜1设有温度传感器4,温度传感器4伸进反应釜1内。
当料液相对较少且需要升温时,只需要对下夹套22的第二蒸汽进口管38通入蒸汽,对料液进行升温,因上夹套21接触反应釜1外壁的面积与下夹套22接触反应釜1外壁的面积比值为3:2,故而仅下夹套22对料液升温相对于整个夹套对料液升温更加安全可控,不会影响料液的质量。
当料液量相对较满且需要升温时,由下夹套22的第二蒸汽进口管38和上夹套21的第一蒸汽进口管34同时对料液进行升温,两支蒸汽管路同时进入上夹套21和下夹套22,上夹套21和下夹套22同时对反应釜1的料液升温,有利于加快升温速度,提高工作效率。
进一步,所述第二冷冻水进口管35设有第一电磁阀51,所述第二冷冻水出口管37设有第二电磁阀52,所述第二蒸汽进口管38设有第三电磁阀53,所述第二蒸汽出口管36设有第四电磁阀5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新复大医药化工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新复大医药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3478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改进结构的钨酸钠反应釜
- 下一篇:一种立式基料混合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