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废气净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32744.2 | 申请日: | 2015-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526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13 |
发明(设计)人: | 李祖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鸿东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78 | 分类号: | B01D53/78;B01D53/4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废气 净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废气净化装置,尤其适用于一种酸性废气的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对珠宝首饰进行生产加工的工艺中,会产生酸性废气的是吊色炸酸生产车间,吊色炸酸这个工序是珠宝加工中必不可少的环节。这种酸性的废气是从盐酸、硫酸表面挥发出来的混合雾气,统称为酸雾,这是一种强烈刺激性气味的酸性气体,能腐蚀周围的建筑物,危害人体的身心健康。
此外,酸雾的产生量受盐酸、硫酸本身温度的影响很大,吊色炸酸工艺通常需要将盐酸和硫酸加热到270-300℃,因此,吊色炸酸工艺产生的酸雾较大,通常伴有明显的烟气状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废气净化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废气净化装置,包括位于下方的容纳有吸附液体的水池,以及设置在水池内的鼓泡吸收器、与水池构成密闭环境的外壳体,还包括位于外壳体内并用于进料的气体管道,所述气体管道的末端伸入至水池内,在所述水池的上方还设置有气液分离器,还包括与气液分离器气体输出端连通的脱水除雾器,所述脱水除雾器的气体输出端与排气口连通。
优选的是,所述气体管道的末端的截面呈漏斗状,且在其底端密布有出气孔。
优选的是,在所述气液分离器的下端设置有多个平行分布的导气管。
优选的是,在所述排气口还设置有风机。
本实用新型的废气净化装置,废气从气体管道进入至水池的吸附液体中,并在鼓泡吸收器的作用下,废气与吸附液体发生中和反应,从鼓泡吸收器出来的气体上升,进入至气液分离器进行气相、液相的分离,分离的气相进入至脱水除雾器中进行脱水、除雾,并最终经过排气口排出;分离出来的液相回流至水池中。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废气净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取得的技术效果易于理解,下面结合具体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说明。
参考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废气净化装置,包括位于下方的水池1,该水池1内容纳有用于与废气中和的吸附液体。还包括设置在水池1内的鼓泡吸收器9,以及与水池1构成密闭环境的外壳体。鼓泡吸收器9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结构,由于鼓泡吸收器9的存在,使得气液在并流时。在升力作用下气泡集聚在鼓泡管中心区,气液逆流时,气泡集聚在鼓泡管外壁附近。鼓泡吸收器内液相的流动由气相驱动,两相之间作用强烈,这种流体力学行为非常有利于废气与吸附液体的传质过程。
本实用新型的废气净化装置,还包括位于外壳体内并用于进料的气体管道8,该气体管道8具有一进气端7、一出气端10,所述气体管道8的末端(出气端)伸入至水池1内,使得废气通过气体管道8直接进入至水池的吸附液体内,并与吸附液体进行中和反应。在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气体管道8的末端呈漏斗状,且在其底端密布有出气孔。气体管道8的末端呈漏斗状,以便于将废气分散,提高了中和反应的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废气净化装置,在所述水池1的上方还设置有气液分离器3,还包括与气液分离器3气体输出端连通的脱水除雾器4,所述脱水除雾器4的气体输出端与排气口6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废气净化装置,废气从气体管道进入至水池的吸附液体中,并在鼓泡吸收器的作用下,废气与吸附液体发生中和反应,从鼓泡吸收器出来的气体上升,进入至气液分离器进行气相、液相的分离,分离的气相进入至脱水除雾器中进行脱水、除雾,并最终经过排气口排出;分离出来的液相回流至水池中。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在所述气液分离器3的下端设置有多个平行分布的导气管2,上升的气体经过该导气管2进入至气液分离器中。
本实用新型另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在所述排气口6还设置有风机,从而为气体的排出提供辅助的动力。进一步优选的是,除雾器4的气体输出端首先与气体收集管道5连通,出来的气体通过该气体收集管道5,最后经排气口6排出。
本实用新型已通过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详尽的说明。然而,通过对前文的研读,对各实施方式的变化和增加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申请人的意图是所有的这些变化和增加都落在了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鸿东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鸿东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3274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