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调整可变光阑的转动装置及可变光阑的测量机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732423.2 | 申请日: | 2015-09-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005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8 |
| 发明(设计)人: | 付西红;李华;马娜娜;蒋鑫;刘杰;陈生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G01B11/08 | 分类号: | G01B11/08;G01B7/30 |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邦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61211 | 代理人: | 倪金荣 |
| 地址: | 710119 陕西省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调整 可变 光阑 转动 装置 测量 机构 | ||
1.一种调整可变光阑孔径的可变光阑转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变光阑转动装置(1)为管状,包括电机定子(1-2)、电机转子(1-3)、左固定环(1-8)、右固定环(1-4)、过渡环(1-5)和卡位环(1-6),
卡位环套接在右固定环的左侧,沿卡位环的轴向方向设有卡位槽,卡位槽用于对被测可变光阑拨杆(1-71)卡位,被测可变光阑拨杆与卡位槽之间紧配合;
卡位环的右侧依次为过渡环和电机定子(1-2),过渡环和电机定子(1-2)套接在右固定环(1-4)上;所述电机转子套接在过渡环上,电机转子与卡位环固连;
过渡环与右固定环之间间隙配合或紧配合,电机定子与右固定环紧配合;电机转子与过渡环之间间隙配合;
所述卡位环包括横向部,左固定环与所述横向部的内壁螺纹连接,左固定环与右固定环之间设有用以放置被测可变光阑的空隙,左固定环的右端用于接触被测可变光阑固定框的左端面,右固定环的左端用于接触被测可变光阑固定框的右端面;
卡位环的右端与右固定环之间设有环形变阻器,若电机转子转动,则电机转子驱动卡位环(1-6)转动,卡位环(1-6)带动被测可变光阑拨杆(1-71)转动改变被测可变光阑孔径大小,同时在卡位环转动过程中改变环形变阻器的阻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光阑转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位环还包括竖向部,竖向部设置在横向部的右端,所述卡位槽位于横向部上,所述电机转子与竖向部固连;
所述可变光阑转动装置(1)还包括支撑部,支撑部包括支撑柱和支撑板;支撑柱的上端与所述右固定环固定连接,下端与支撑板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变光阑转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支撑部还包括支撑环;
支撑环与所述右固定环的右端面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支撑环的下端与所述支撑柱的上端固定连接;
所述电机转子是超声电机转子,电机定子是超声电机定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变光阑转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支撑环和支撑板是一体的。
5.一种可变光阑的孔径及拨杆转角的测量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的转动装置,还包括光电摄影测量仪(2)与中间连接装置(4)、背光照明系统(3)和用于旋转所述转动装置并调整所述转动装置俯仰的可变光阑调整装置(8);
所述可变光阑转动装置(1)和可变光阑调整装置(8)均设置在光电摄影测量仪(2)和背光照明系统(3)之间,可变光阑转动装置(1)固定在可变光阑调整装置(8)上;
所述中间连接装置包括左转接筒(4-1)和右转接筒(4-2),所述可变光阑转动装置的左侧通过左转接筒与光电摄影测量仪(2)连接,可变光阑转动装置的右侧通过右转接筒(4-2)与背光照明系统(3)连接;
所述光电摄影测量仪(2)、左转接筒(4-1)、可变光阑转动装置(1)、右转接筒(4-2)、与背光照明系统(3)的中心设置在同一光轴上,使得背光照明系统(3)的出射光束垂直入射到可变光阑转动装置(1)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测量机构,其特征在于:中间连接装置还包括左套筒(5-1)和右套筒(5-2);左套筒(5-1)套接在可变光阑转动装置和左转接筒的连接处,且左套筒(5-1)的一部分套接在左转接筒上、另一部分套接在可变光阑转动装置上,左套筒(5-1)与左转接筒之间间隙配合;右套筒(5-2)套接在可变光阑转动装置和右转接筒的连接处,且右套筒(5-2)的一部分套接在右转接筒上、另一部分套接在可变光阑转动装置上,右套筒(5-2)与右转接筒之间间隙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测量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照明系统(3)包括积分球和卤钨灯光源,积分球上设有光出射孔和用于接收卤钨灯光源的接收孔;
可变光阑转动装置的右侧通过右转接筒(4-2)与所述光出射孔连接;
光出射孔、光电摄影测量仪(2)、左转接筒(4-1)、可变光阑转动装置(1)和右转接筒(4-2)的中心均位于同一光轴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32423.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测径仪视窗玻璃防尘设备
- 下一篇:一种高精度螺纹检测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