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通过感应垃圾位置自动压缩垃圾的车载垃圾容纳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732263.1 | 申请日: | 2015-09-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232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10 |
| 发明(设计)人: | 张利斌;陈建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家港亚楠汽车电器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F1/14 | 分类号: | B65F1/14;B60N3/08 |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维益专利事务所 32211 | 代理人: | 陆华君 |
| 地址: | 215600 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通过 感应 垃圾 位置 自动 压缩 车载 容纳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载装置,特别涉及一种通过感应垃圾位置自动压缩垃圾的车载垃圾容纳装置。
背景技术
在公交车等公共交通工具上,一般会放置垃圾桶或垃圾箱,以便乘客放置垃圾,保持车内的整洁。
现有技术中,公交车上的垃圾箱中,往往存在因部分乘客放置了较占空间的、但是可以压缩体积的垃圾,比如硬纸板、或食品包装盒等,这样便容易致使垃圾箱很快被填满,以至于其他乘客无法放置垃圾进去。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箱盖能够自动压缩垃圾体积的车载垃圾箱。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通过感应垃圾位置自动压缩垃圾的车载垃圾容纳装置,包括外壳、设置于所述外壳内的第一容纳空间和第二容纳空间、及控制模块,所述第一容纳空间内设置有用以压缩垃圾的第一压缩机构、第二容纳空间内设置有用以压缩垃圾的第二压缩机构,所述第一压缩机构包括第一压缩板、驱动器及连接于所述第一压缩板和所述驱动器之间的第一伸缩杆,所述第二压缩机构包括第二压缩板、驱动器及连接于所述第二压缩板和所述驱动器之间的第二伸缩杆,所述第一容纳空间内、第二容纳空间内分别内壁上分别设置有用以感应垃圾位置的红外感应器,该红外感应器与控制模块通信,以在感应到垃圾高度到达该红外感应器的感应位置后,触发所述第一压缩机构或所述第二压缩机构的作动过程。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上设置有用以开启或关闭所述第一容纳空间的第一盖板和用以开启或关闭所述第二容纳空间的第二盖板,所述第一盖板上设置有至少一个与所述控制模块通信的第一红外传感器,所述第二盖板上设置有至少一个与所述控制模块通信的第二红外传感器,所述控制模块接收所述第一红外传感器的感应信号来触发所述第一盖板的开启动作,所述控制模块接收所述第二红外传感器的感应信号来触发所述第二盖板的开启动作。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红外传感器包括两个并分布于所述第一盖板的两侧,所述第二红外传感器包括两个并分布于所述第二盖板的两侧。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盖板和所述第二盖板分别设置于所述外壳的顶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盖板和所述第二盖板沿着所述外壳的顶部的水平方向开启。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盖板具有用以驱动该第一盖板作开启或关闭动作的第一驱动器,所述第二盖板具有用以驱动该第二盖板作开启或关闭动作的第二驱动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压缩机构来自动压缩垃圾箱内的垃圾的体积,从而解决现有技术中容易致使垃圾箱很快被填满,以至于其他乘客无法放置垃圾进去的问题,从而改善垃圾箱的使用便捷性。并且,通过内部设置的红外传感器感应垃圾高度到达的位置,以在感应到垃圾高度到达该红外感应器的感应位置后,触发所述第一压缩机构或所述第二压缩机构的作动过程,进一步提升垃圾箱的使用便捷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通过感应垃圾位置自动压缩垃圾的车载垃圾容纳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通过感应垃圾位置自动压缩垃圾的车载垃圾容纳装置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参照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一种通过感应垃圾位置自动压缩垃圾的车载垃圾容纳装置10,包括外壳、设置于所述外壳内的第一容纳空间和第二容纳空间、及控制模块(MCU),所述外壳上设置有用以开启或关闭所述第一容纳空间的第一盖板11和用以开启或关闭所述第二容纳空间的第二盖板12,所述第一盖板11上设置有至少一个与所述控制模块通信的第一红外传感器112,所述第二盖板12上设置有至少一个与所述控制模块通信的第二红外传感器122,所述控制模块接收所述第一红外传感器112的感应信号来触发所述第一盖板11的开启动作,所述控制模块接收所述第二红外传感器122的感应信号来触发所述第二盖板12的开启动作。
进一步地,该装置设置有两个所述第一红外传感器112、114,并分布于所述第一盖板11的两侧,该装置设置有两个所述第二红外传感器122、124,并分布于所述第二盖板12的两侧。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盖板11和所述第二盖板12分别设置于所述外壳的顶部101。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盖板11和所述第二盖板12沿着所述外壳的顶部101的水平方向开启,从而可以节省空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家港亚楠汽车电器有限公司,未经张家港亚楠汽车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3226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