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触电插座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31949.9 | 申请日: | 2015-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277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30 |
发明(设计)人: | 童军;黎文权;曹浩翔;张红;刘斌;王侠辉;李萌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R13/66 | 分类号: | H01R13/66;H01R13/70 |
代理公司: | 西安创知专利事务所 61213 | 代理人: | 谭文琰 |
地址: | 710054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触电 插座 | ||
1.一种防触电插座,包括插座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本体的外壳上设置有声光报警器(8),所述插座本体的内部设置有电子线路板,所述电子线路板上集成有微控制器(5)和与所述微控制器(5)输出端相接的隔离电路(6),所述微控制器(5)的输入端接有A/D转换电路(4),所述A/D转换电路(4)的输入端接有用于采集插座供电回路电流参数的电流传感器(1)和多个分别安装在插座插孔弹片上且用于采集各个插座插孔受压数据的压力调理模块,每个所述压力调理模块均包括压力传感器(2)和与所述压力传感器(2)输出端相接的信号放大电路(3),每个所述信号放大电路(3)的输出端均与所述A/D转换电路(4)的输入端相接,所述隔离电路(6)的输出端接有用于接通或断开插座供电回路的继电器(7),所述声光报警器(8)的输入端与所述微控制器(5)输出端相接;所述微控制器(5)包括芯片STC12C5A60S2;所述隔离电路(6)包括芯片TLP521-1,所述芯片TLP521-1的第1管脚经电阻R9与芯片STC12C5A60S2相接;所述继电器(7)包括双刀双掷继电器K1,所述双刀双掷继电器K1的两个动触点分别与市电电源的两个输出端相接,双刀双掷继电器K1的线圈的一端与5V电源输出端相接,双刀双掷继电器K1的线圈的另一端分两路,一路与三极管Q1的集电极相接,另一路与芯片TLP521-1的第4管脚相接;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1的基极经电阻R12与芯片TLP521-1的第3管脚相接。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触电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传感器(1)包括芯片ACS712,所述芯片ACS712的IP+管脚与双刀双掷继电器K1的一个静触点相接,芯片ACS712的IP-管脚与双刀双掷继电器K1的另一个静触点相接。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触电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传感器(2)包括硅压阻式压力传感器。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触电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放大电路(3)包括放大器MC33079,所述放大器MC33079的第3管脚和第5管脚均与硅压阻式压力传感器相接,放大器MC33079的第2管脚分两路,一路经电阻R4和电阻R1与放大器MC33079的第10管脚相接,另一路与滑动电阻RP2的滑动端和滑动电阻RP2的一个固定端的连接端相接;放大器MC33079的第1管脚与电阻R4和电阻R1的连接端相接,放大器MC33079的第6管脚分两路,一路经电阻R10和电阻R11与放大器MC33079的第9管脚相接,另一路与滑动电阻RP2的另一个固定端相接;放大器MC33079的第7管脚与电阻R10和电阻R11的连接端相接,放大器MC33079的第12管脚与滑动电阻RP1的滑动端相接,滑动电阻RP2的一个固定端经电阻R2与5V电源输出端相接,滑动电阻RP2的另一个固定端经电阻R3接地。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防触电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A/D转换电路(4)包括芯片MAX197,所述芯片MAX197的第14管脚与芯片ACS712的VIOUT管脚相接,芯片MAX197的第13管脚与放大器MC33079的第8管脚,芯片MAX197的第3管脚、第4管脚、第24管脚、第16管脚、第17管脚、第18管脚、第19管脚、第20管脚、第21管脚、第22管脚和第23管脚均与芯片STC12C5A60S2相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科技大学,未经西安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31949.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能自动断电的电加热器
- 下一篇:一种微矩形高密度电连接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