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养殖螺旋藻的CO2供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31460.1 | 申请日: | 2015-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416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8 |
发明(设计)人: | 师文庆;李思东;安芬菊;王文华;黄江;潘江球;李高荣;凌旭炜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海洋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M1/04 | 分类号: | C12M1/04;C12R1/89 |
代理公司: | 广州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61 | 代理人: | 张文雄 |
地址: | 52400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养殖 螺旋藻 co2 供给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养殖螺旋藻的CO2供给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环保减排的、能消耗空气中CO2的、用于螺旋藻养殖的CO2供给装置。
背景技术
螺旋藻是一种药食同源的微藻,其营养丰富、固碳能力强、适用范围广。螺旋藻有着和植物细胞一样的光合器官-叶绿体,对环境的适应力很强,不会因收获而破坏生态系统,它的光合作用效率高,生长周期短,单位面积年产量是粮食的几十倍乃至上百倍,而且其脂类含量在20%至70%,是陆地植物远远达不到的。
众所周知,全球暖化是大气中二氧化碳(CO2)及氧化亚氮(N2O)、甲烷(CH4)、氟氯碳化物(CFCl)等气体含量过高造成的,这些气体被定义为温室气体。温室气体主要由化石燃料(如石油、煤等)燃烧后排放到大气中去而产生的,为此,联合国京都议定书限定了六种温室气体排放。目前温室气体中,排放量最多的就是CO2。据联合国统计,中国的能源消耗约占世界的1/10左右,位居美国之后排名第二,CO2排放增量占世界的39%。
而在螺旋藻的生长过程中,需要通过光合作用吸收CO2,文献可知,生产螺旋藻的过程中消耗的CO2非常可观,养殖螺旋藻等微藻在生产生物制品的同时,还起到减排CO2的作用。目前,人们设计了品质多样的为螺旋藻养殖提供CO2的装置,有的设备还相当复杂,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为养殖箱供给CO2的简易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养殖螺旋藻的CO2供给装置,通过在螺旋藻养殖箱中布置该CO2供给装置,保障养殖的螺旋藻生长的过程中有充分的CO2供给,同时吸收掉环境中的CO2。该装置尤其适用于大面积铺设,通过该装置的成规模实施,达到使螺旋藻增产并消耗大量的CO2的目的。
为了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养殖螺旋藻的CO2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CO2储存装置和浮球,CO2储存装置放置在养殖水体之下,与之相连接的浮球漂浮在水面,其浮力保证CO2储存装置不沉入水底;所述CO2储存装置为双层结构的腔体,外层具有均匀分布的小孔,内层为金属材料制成的密封容器,内外层之间设置CO2输出阀门;腔体内部存储的CO2通过CO2输出阀门经排气嘴释放到内外层之间的空间,并通过外层上设置的小孔排放到螺旋藻养殖水体中。
进一步地,所述浮球中空密封,其内部容纳控制装置以及给控制装置供电的直流电源;所述CO2存储装置内的CO2输出阀门由步进电机控制;浮球内的控制装置与CO2存储装置内的步进电机电连接,调节CO2输出阀门的输出量。
进一步地,所述CO2储存装置外层分布的小孔直径为1-2mm之间。
本实用新型通过养殖螺旋藻的CO2供给装置,由于给养殖池中通入了大量的CO2,在光照的作用下,能充分进行光合作用,促进有机物合成,使螺旋藻养殖产量得以提升,和普通养殖螺旋藻的方法相比较,除了产量提高之外,还可以有消耗大量CO2,起到了减排CO2的效果。其有益效果在于:结构简单,简单的结构使得其制造、安装和维护的成本都比较低廉,每个单元独立,便于规模化在养殖水面布置,节约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海洋大学,未经广东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3146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微生物样本涂片笔
- 下一篇:残油回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