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板件翻转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31364.7 | 申请日: | 2015-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347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17 |
发明(设计)人: | 黄发保;颜朝信 | 申请(专利权)人: | 迅得机械(东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7/248 | 分类号: | B65G47/248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15 | 代理人: | 范亮 |
地址: | 523560 广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翻转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板件输送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板件翻转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用以承载及电性连接多个电子元件的电路板主要是由多个线路层以及多个介电层交替叠合构成。目前,国内在双面和多层印刷电路板的互孔连接生产工序上,大部分厂商采用的是:引线、铆钉或无电镀方式(化学沉铜法,黑化法)将导体物质镀上孔壁,再直接电镀等方式。这类方式比较有效,但制造成本高且带来环保问题。贯孔技术的产生,形成了有效的互孔连接,弥补了传统方式的缺陷。其将能导电的银浆、碳浆或铜浆等印料通过网版漏印渗入到预制好的孔中,使孔径内注满注体或铆钉式结构的导电印料,经固化形成互连导通孔。其相较其他的互孔连接方法,工艺简单,周期短,适合环保型生产,在成本上也具有很大的竞争力。此工艺虽发展时间较长,但由于需要对板件进行翻转操作,人工翻转过程会导致良品率的降低和人力成本的增加,故此前大规模应用的企业并不多,随着市场竞争激烈,电子产品轻、薄、短、小,及受制于成本、人力、环保等各方面压力。这种采用银、铜或碳贯孔的网印技术,在电子领域越来越多的被采纳和应用。目前贯孔设备一般采用的半自动印刷机,人员将电路板放进印刷机印刷,完成后取出板件翻面插进框架,再进行干燥。
目前采用人工翻面的操作方式,效率低下,而且因为板件灌入银浆之后,其表面未干燥,而且操作时只能接触到板件边缘约几毫米宽的无效区,人工收料时容易接触到印刷区域从而污染板件,而且操作效率低下,造成了生产成本的升高。因此生产板件的良品率以及产能一直困扰着该项技术的发展。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低成本、生产效率高的一种板件翻转装置。该装置可以提高印刷线路板贯孔生产的良品率及产能需求,有效降低生产成本,减轻传统互孔连接生产工序的环保压力。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板件翻转装置,其技术方案为:
一种板件翻转装置,包括固定支架、翻转动力机构和翻转机构,翻转机构设置在固定支架上,翻转动力机构与翻转机构传动连接;翻转机构设置有板件传送机构和宽度调整机构。
作为优选,宽度调整机构是滚珠螺杆组件。
作为优选,翻转机构包括到位感应器,到位感应器设置在板件传送机构上。
作为优选,翻转机构包括夹紧件,夹紧件设置在板件传送机构上。
作为优选,板件传送机构是由皮带传动的两根导轨。
作为优选,翻转机构包括推送板件的无杆气缸组件,无杆气缸组件设置在导轨之间。
作为优选,翻转装置包括驱动导轨的输送电机,输送电机设置在翻转机构上。
作为优选,输送电机是无刷直流电机。
作为优选,翻转动力机构包括伺服电机、传动轮和传动皮带,伺服电机通过传动皮带与传动轮连接,传动轮与翻转机构传动连接。
作为优选,翻转机构包括多根固定杆、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第三固定板和第四固定板,多根固定杆穿过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第三固定板和第四固定板构成翻转机构的框架。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包括以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板件翻转装置,其结构简单、低成本、生产效率高,还可以提高印刷线路板贯孔生产的良品率及产能需求,有效降低生产成本,减轻传统互孔连接生产工序的环保压力。可以通过宽度调整机构设定板件传送机构的宽度,以适应不同板件的大小。板件传送机构和夹紧件接触的部位为板件的无效区域,不会污染电路板。采用无刷直流电机输送和无杆气缸推杆结构相结合,可将板件直接输送插入框架。面对目前使用人工翻转插框的作业模式,实现不经人工自动翻转插框的作业,大幅降低人员作业所造成的板件接触不良率,提供了高效稳定的产出。实现印刷后未干印刷电路板的无接触插框收料,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板件良率。适宜广泛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板件翻转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板件翻转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板件翻转装置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板件翻转装置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1、翻转机构;101、导轨;102、滚珠螺杆组件;103、到位感应器;104、输送电机;105、夹紧件;106、固定杆;107、第一固定板;108、第二固定板;109、第三固定板;110、第四固定板;111、无杆气缸组件;2、固定支架;3、翻转动力机构;301、伺服电机;302、传动皮带;303、传动轮;4、板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迅得机械(东莞)有限公司,未经迅得机械(东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3136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