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废旧塑料生产用挤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30627.2 | 申请日: | 2015-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144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30 |
发明(设计)人: | 李继平;沈文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乌苏永昌建筑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7/00 | 分类号: | B29C47/00;B29C47/38;B29C47/86;B29C47/76;B29C47/58;B29B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誉威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9 | 代理人: | 蒋常雪 |
地址: | 833000 新疆维吾尔***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废旧塑料 生产 挤出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旧塑料回收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废旧塑料生产用挤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塑料工业的迅速发展,废旧塑料的数量在不断的增加,白色污染日趋严重,废旧塑料遍地皆是,既浪费资源,又严重污染环境。废旧塑料制品资源回收再利用,是处理废物的一个好途径。通过塑料制品回收与再生,重新制成塑料颗粒或塑料制品再利用,不仅可以变废为宝,降低生产成本,增加财富,也有利于治理环境污染,改善生活环境,因此受到了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由于回收塑料内含有杂质和水分,通过除掉杂质和水分,可以获得干净的塑料颗粒或塑料制品,塑料挤出机是将塑料原料转化为制品的设备,采用塑料挤出成型方法生产塑料制品时,物料通过塑料挤出机的料筒和螺杆间的作用,边受热塑化,边被螺杆向前推送,从加料到塑化的过程中,机筒内会存在空气,甚至是原料未充分干燥而存在的水汽,这些空气和水汽如果无法及时排出,则会在塑料制品上形成孔洞,影响成品的质量,在机筒外侧加热装置的作用下,使原料变成熔融的流体状态,再进入成型机头成型,但是由于螺杆先前推送,产生压力,造成机筒抖动,造成熔融的塑料不能够完全的挤出机筒,且影响成型机头塑形,影响产品质量,而且成型机头对塑料塑形时,需要进行冷却,目前市场上的挤压机,冷却速度慢,冷却不均匀,造成塑料型材存在瑕疵,质量低,生产效率低下,且机筒外的加热装置容易造成烫伤,威胁工作人员的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废旧塑料生产用挤出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废旧塑料生产用挤出装置,包括底座、机架、机筒、成型机头和循环泵,所述底座左侧设有机架,所述机架底部右侧设有一电动机放置在底座上,所述电动机连接有传动轴,所述机架上部左侧设有机筒,所述机筒内部设有螺杆,所述螺杆左侧连接有转轴,所述机筒左端上侧设有料斗,所述机筒底部设有多个支架,所述机筒右端设有成型机头,所述机筒上均匀设有多个排气孔,所述机筒外侧设有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外侧设有隔热板。
优选的,所述成型机头外围为冷却水槽,所述冷却水槽顶部设有进水口,所述冷却水槽底部设有出水口,所述进水口连接有进水管,所述出水口连接有回水管,所述回水管另一端连接有水箱,所述水箱另一侧设有循环泵,所述循环泵另一侧连接有进水管。
优选的,所述进水管上设有快速冷凝器。
优选的,所述传动轴与转轴通过皮带连接。
优选的,所述电动机左侧设有减速器,所述电动机与减速器通过传动轴传动。
优选的,所述支架截面呈梯形,所述支架顶部直径小于底部直径。
优选的,所述料斗呈漏斗形。
优选的,所述排气孔底部与机筒的连接处设有过滤装置。
优选的,所述机筒与螺杆为间隙配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功能实用,工作稳定,不震动,完全利用原料生产,安全性高,生产效率提高,且设有排气孔,排出机筒内的水汽和压力,避免了型材上的缺陷,提高了产品质量,冷却速度快,节约水资源,节能、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机筒截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成型机头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传动轴、3,皮带、4,机架、5,转轴、6,料斗、7,机筒、8,螺杆、9,过滤装置、10,排气孔、11,成型机头、12,进水管、13,快速冷凝器、14,循环泵、15,回水管、16,支架、17,电动机、18,减速器、19,水箱、20,隔热板、21,加热装置、22,进水口、23,出水口,24,冷却水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乌苏永昌建筑材料有限公司,未经乌苏永昌建筑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3062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