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弹性的蓬松型短纤维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30113.7 | 申请日: | 2015-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591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13 |
发明(设计)人: | 陈思 | 申请(专利权)人: | 绍兴文理学院 |
主分类号: | D02G3/04 | 分类号: | D02G3/04;D02G3/32 |
代理公司: | 北京京万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40 | 代理人: | 万学堂 |
地址: | 3120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弹性 蓬松 短纤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纤维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具有弹性的蓬松型短纤维。
背景技术
短纤维是通过各种化学纤维纺织加工成的纤维束并切断成相当于各种天然纤维长度的纤维产品,其广泛应用于织布、制绳、针织、刺绣和当填充物等。对于填充物而言,短纤维最主要的功能是蓬松且具有弹性,能够使得被填充物体在保证整个物体重量的情况下,使得整个物体被填充完全,在使用时,物体被压扁后,能够回复原来的形状,一般现有技术的短纤维强度低,弹性差,蓬松效果不明显,容易断裂,且不容易伸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弹性的蓬松型短纤维,具有强度高,弹性好,蓬松性高,不容易断裂且容易伸长的特点。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弹性的蓬松型短纤维,包括截面为圆形的第一丝,所述第一丝中心设有圆形的通孔,第一丝外缘周向均布若干指向第一丝中心处的方形的通道,所述通道内设有截面为波浪状的第二丝,所述第二丝由依次交替连接在一起的凹部和凸部组成,所述凹部位于通道内,所述凸部露出在通道外,所述第一丝的外壁沿其轴向等间距包覆有若干第三丝,所述第三丝位于凸部最高点的正下方,所述通道底部等间距设有若干第四丝,所述第四丝上端部抵接在凹部和凸部的交界处。
所述第一丝由腈纶制成。
所述第二丝由氨纶制成。
所述第三丝由锦纶制成。
所述第四丝由涤纶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第二丝的凸部受挤压后变形直至凸部的最高点碰到第三丝,同时第四丝起到阻止第二丝继续弹性变形和辅助第二丝复位的作用,整体弹性好且易复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向的局部剖视图。
图中:第一丝1、通孔11、通道12、第二丝2、凹部21、凸部22、第三丝3、第四丝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如图1、图2所示,一种具有弹性的蓬松型短纤维,包括截面为圆形的第一丝1,所述第一丝1由腈纶制成,腈纶弹性较好,回弹力高,蓬松卷曲而柔软,耐日光性与耐气候性很好,结构强度高,不易被拉断,并能保证填充物的干燥,所述第一丝1中心设有圆形的通孔11,通孔11在第一丝1受到挤压时能够排出其内部的空气,在挤压力消失时又能恢复原样。
第一丝1外缘周向均布若干指向第一丝1中心处的方形的通道12,即该通道12的延长线相交于第一丝1的中心点,通道12在第一丝1的外壁上开口,所述通道12内设有截面为波浪状的第二丝2,所述第二丝2由氨纶制成,氨纶弹性优异,线密度更细,并且更耐化学降解,氨纶的耐酸碱性、耐汗、耐海水性、耐干洗性、耐磨性均较好,当使用者在使用时,汗水滴到短纤维上,其上的第二丝2具有耐腐蚀性强的特点,能延长使用寿命,而且弹性强度高,易于短纤维的拉伸,且不容易拉断。
所述第二丝2由依次交替连接在一起的凹部21和凸部22组成,所述凹部21位于通道12内,所述凸部22露出在通道12外,所述第一丝1的外壁沿其轴向等间距包覆有若干第三丝3,所述第三丝3由锦纶制成,锦纶具有强度高、耐冲击性好,耐热,耐腐,耐蛀,耐酸,耐光性很好,保形性好的特点,所述第三丝3位于凸部22最高点的正下方,当第二丝2的凸部22受挤压后变形直至凸部22的最高点碰到第三丝3,第三丝3的设置能够防止第二丝2过度变形。
所述通道12底部等间距设有若干第四丝4,所述第四丝4由涤纶制成,涤纶具有强度高、弹性好、耐磨性好、耐腐蚀性好的特点,所述第四丝4上端部抵接在凹部21和凸部22的交界处,第四丝4的设置能起到阻止第二丝2继续弹性变形和辅助第二丝2复位的作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绍兴文理学院,未经绍兴文理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3011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