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性能纤维多轴向织物预成型体的制备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29531.4 | 申请日: | 2015-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220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10 |
发明(设计)人: | 谈源;段跃新;包明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市新创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70/38 | 分类号: | B29C70/38;B29C70/48;B29C70/54;B29B1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徐琳淞 |
地址: | 213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性能 纤维 轴向 织物 成型 制备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性能纤维多轴向织物预成型体的制备系统。
背景技术
现代制造业,比如机械零件制造、高铁零部件制造以及汽车工业,对性能要求越来越高。比如汽车工业,轻量化、节能降耗和降低排放污染是现在汽车发展的趋势,而轻量化必须从改进汽车的材料出发,研制性能更好更轻的汽车材料从而带来的能源消耗的减少,进而排放污染随之降低,汽车材料的发展是汽车技术发展的重要方面,新材料对于汽车工业的发展史至关重要的。
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以及其他高性能纤维多轴向织物作为最近几年迅速崛起的新兴材料,与传统材料相比,具有比强度高、比模量高、质量轻、抗疲劳性能好及减振性能优良等诸多优点。这类织物的最新工艺是RTM工艺,RTM工艺的主要原理是在模腔中铺放增强材料预成型体,该工艺环保、效率高,精确度好。但当生产量较大时,就需要预成型体能够快速高效的完成。现有的工艺中,都是人工铺放到模腔中,效率低下,而且精确度也没法保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快速高效的高性能纤维多轴向织物预成型体的制备系统。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高性能纤维多轴向织物预成型体的制备系统,包括模腔、第一机械臂、第一裁切机、第二裁切机、主控机和模压机;所述第一机械臂由主控机通信控制交替进行从第一裁切机到模腔以及从第二裁切机到模腔的运动;所述第一机械臂与第一裁切机和第二裁切机之间的距离≤第一机械臂的工作距离。
高性能纤维多轴向织物预成型体的制备系统还包括声波切割刀。
所述模压机和声波切割刀与主控机通信连接。
所述模腔的中心位置处设置一个激光发射器;所述第一机械臂的端部设置一个激光接收器。
所述第一机械臂的抓持爪有两对;所述第一裁切机和第二裁切机的中部分别设置面积小于裁切后高性能纤维多轴向织物面积的升降托盘。
所述模压机的工作温度可调。
为了方便机械臂操作,所述模腔设置在第一裁切机和第二裁切机之间,且与第一裁切机和第二裁切机等距。
更为优化的制备系统还包括第二机械臂、第三裁切机和第四裁切机;所述第三裁切机和第四裁切机分别与第一裁切机和第二裁切机相对设置;所述第二机械臂由主控机通信控制交替进行从第三裁切机到模腔以及从第四裁切机到模腔的运动;所述第二机械臂与第三裁切机和第四裁切机之间的距离≤第二机械臂的工作距离;所述模腔设置在第一裁切机、第二裁切机、第三裁切机和第四裁切机之间,且与第一裁切机、第二裁切机、第三裁切机和第四裁切机等距;所述第二机械臂的端部设置一个激光接收器;所述第二机械臂的抓持爪有两对;第三裁切机和第四裁切机的中部分别设置面积小于裁切后高性能纤维多轴向织物面积的升降托盘。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积极的效果:(1)本实用新型的制备系统是全自动化的制备设备,采用机械臂来进行织物铺设,仅仅只需要一名电脑操控员工,不仅大大降低人工,而且极大地提高了铺设的一致性和精确度,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制备系统能大大提高高性能纤维多轴向织物预成型体的准备效率和质量。
(2)本实用新型的制备系统还包括最后用来修边的声波切割刀,能够使得制备出的预成型体品质更好。
(3)本实用新型的模压机和声波切割刀与主控机通信连接,这样能够通过主控机来智能控制模压机的模压时间、温度以及次数,控制声波切割刀切割的尺寸等,更为精确。
(4)本实用新型考虑到织物放置如果不一致,对最终的成型体的品质有影响,因此在模腔和机械臂上设置了激光发射和接收器,形成激光对中机构,有效地确保了织物在模腔内放置的一致性。
(5)本实用新型的机械臂采用抓持织物两侧的方式,这样对织物没有损伤,同时设置面积小于织物的升降托盘,能够更好的让机械臂抓持到织物的两侧。
(6)本实用新型的模腔设置在两个裁切机的中间,这样能够方便机械臂的操作。
(7)本实用新型还可以设置第二机械臂以及第三第四裁切机,这样效率能够更高。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制备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制备系统的另一种结构框图。
附图中标号为:
模腔1、第一机械臂2、第一裁切机3、第二裁切机4、主控机5、模压机6、声波切割刀7、第二机械臂8、第三裁切机9、第四裁切机10。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市新创复合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市新创复合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2953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叶片式STB成型筒
- 下一篇:打印头热熔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