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封闭式的输液冲洗管路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29059.4 | 申请日: | 2015-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194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10 |
发明(设计)人: | 徐世兰;黄洪;范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青山利康药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1/14 | 分类号: | A61M1/14 |
代理公司: | 成都高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2 | 代理人: | 李安霞 |
地址: | 610041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封闭式 输液 冲洗 管路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输液/冲洗的管路装置。
背景技术
在临床进行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时,医务工作者通常自行配制置换液,然后使用管路装置将配制好的置换液与不同型号的床旁血液净化机相连接。在进行血液净化治疗过程中,除需要设置用于输入置换液的透析血管通路外,还需要设置用于输入碳酸氢钠的静脉通路。由于血液净化治疗的时间通常较长,人均需要使用30L~50L的置换液,需要频繁更换置换液袋,极易造成污染。因此,设计一种适用于血液净化治疗的输液冲洗管路装置有助于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用于输液冲洗的管路,该装置设计科学合理,操作便捷,在有效降低血液净化治疗过程中的污染风险的同时,降低了人力成本,尤其适合肾科的相关治疗。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用于输液冲洗的管路装置,包括支路A和支路B,所述支路A包括依次连通的插针、针柄、软管A,所述支路B包括软管C,所述软管C一端与软管A连通,还包括软管D,所述软管D的一端与软管C连通。
优选的,所述软管D的另一端设有封头A,所述软管C的另一端设有封头B。打开封头A可与血液净化机的置换液输入管路始端相连,打开封头B可与微泵的延长管末端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软管A上设置有调节药液流量的止流夹,所述软管D上设置有用于控制药液流速的流速调节器。
优选的,所述支路A至少有两条,还包括软管B,所述支路A通过软管B连通软管C。其中软管B的长度在10cm~80cm之间,但是优选长度为30cm~50cm。
进一步的,所述软管A与软管B通过接口A连接,软管B与软管C和软管D通过接口B连接。
优选的,所述支路A有两条。
进一步的,所述插针配有针帽。
优选的,所述软管A、软管B、软管C、软管D的材质为聚氯乙烯、聚乙烯、聚丙烯、硅胶或聚酯。
进一步的,所述软管A、软管B、软管C、软管D的材质为聚乙烯。
优选的,所述软管C、软管D与鲁尔接头或蝴蝶结接头适配。鲁尔接头可采用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聚酯、聚碳酸酯等塑料材料,其中优选聚碳酸酯。蝴蝶结接头可采用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等材料,其中优选聚氯乙烯。
本装置用于进行床旁血液净化时输入置换液使用,支路A上的插针可插入治疗台上的置换液袋中,用于输入置换液,并利用止流夹调节置换液的流速。软管C上的封头B打开可与输入置换液的微泵延长管末端相连,软管D上的封头打开可与血液净化机的置换液输入管路始端相连。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所公开的密封式输液冲洗管路装置具有制备简单、操作便捷、安全可靠、节约人力等特点,并且通过合理的输液冲洗管路密封设计,提高了管路在使用前的无菌程度,有效降低了在药液进入血液净化机的过程中可能引入微粒的风险,确保了临床治疗的安全。
附图说明
说明书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标记如下:1、针帽;2、插针;3、针柄;4、止流夹;5、软管A;6、接口A;7、软管B;8、软管C;9、接口B;10、软管D;11、封头A;12、封头B;13、流速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封闭式的输液冲洗管路装置包括两条支路A和一条支路B,支路A包括依次连通的插针2、针柄3、软管A5,其中插针配有针帽1,软管A5上设置有止流夹4。两条支路A通过接口A6与软管B7连通。支路B包括软管C8,软管C8、软管B7和软管D10通过接口B9连通,软管C8的另一端设有封头B12,打开封头B12可与微泵的延长管末端相连。软管D10的另一端设有封头A11,打开封头A11可与血液净化机的置换液输入管路始端相连,并且软管D10上设置有流速调节器。软管A5、软管B7、软管C8、软管D10的材质为聚乙烯。软管C8与封头B12、软管D10与封头A11通过鲁尔接头连接,鲁尔接头材质为聚碳酸酯。
当然,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青山利康药业有限公司,未经成都青山利康药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2905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