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止行走轮抱死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28905.0 | 申请日: | 2015-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367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06 |
发明(设计)人: | 周祖植 | 申请(专利权)人: | 和县农坛机械厂 |
主分类号: | B60B37/00 | 分类号: | B60B37/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蒋海军 |
地址: | 243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止 行走 抱死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农业机械领域,一般为各种行走机械,如插秧机、运秧车、洒布车等,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防止行走轮抱死的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对农业加大的投入补贴,现代化的农田作业机械正在进入农民的手中。农田作业机械的出现解决了劳动力的不足,提高了生产效率和农业的精准度。农田作业机械是农业生产中重要的生产工具,是确保农业丰产丰收的重要手段之一。农田作业机械的分类方法,一般按所用的动力可分为:人力农田作业机械、畜力农田作业机械、小动力农田作业机械、拖拉机配套农田作业机械、自走式农田作业机械、航空农田作业机械。按照施用物料的方法可分为:插秧机、运秧车、洒布车、喷雾机、喷粉机、土壤处理机、种子处理机和撒颗粒机等。
目前,国内、外现有生产和应用的农田作业机械主要以机械方式驱动,例如专利公开号:CN103444291A,公开日:2013年12月18日,发明创造名称为:一种采用手扶拖拉机变速箱的四轮农田作业机械,该申请案公开了一种采用手扶拖拉机变速箱的四轮农田作业机械,包括机架、固定安装在机架前端的发动机、固定安装在机架后端的变速箱以及设置在发动机和变速箱之间的方向机,发动机下方的机架上设有前轮,变速箱为手扶拖拉机变速箱,变速箱的动力输入端通过皮带轮与发动机的大飞轮传动连接,变速箱的输出端安装后轮,变速箱的上端通过支架固定安装驾驶座椅。该申请案的作业机械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充分利用现有手扶拖拉机的变速箱。但是,上述农田作业机械一般采用变速箱、传动轴、齿轮、带轮或链轮等机械传动形式,结构笨重复杂,且农田作业时所需动力较大,在复杂的农田环境中进行作业,很容易因过载造成故障,导致产品运行的可靠性受到影响。
液压驱动已经普遍用于各领域,近年来在农业机械上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用于农田作业的农业机械大多装配的是闭式液压系统,例如专利公开号:CN103802897A,公开日:2014年5月21日,发明创造名称为:一种全液压多功能农田施药施肥一体机,该申请案公开了一种全液压多功能农田施药施肥一体机,由驾驶室、电动滑块、发动机液压动力单元、车架、转向机构、传动机构、变距油缸、地隙调节油缸、喷药施肥系统、升降系统组成。该申请案由液压驱动完成,整机结构简化,传动机构可靠性高、系统稳定性好,前后轮胎行走轨迹重合,降低了轮胎在作业、转向时对农作物的破坏,且转向轻便、灵活、精准。但是,该申请案的不足之处在于:该申请案的一体机由发动机液压动力单元作为动力输出机构来驱动前后轮,一旦发动机液压动力单元出现了故障,前后轮由于与发动机液压动力单元相连接,就会被抱死而无法转动,最终使得一体机无法被拖车拖动,这样大大增加了后续的检修成本和难度。
实用新型内容
1.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农田作业机械因作为动力输出机构的液压马达发生故障而导致行走轮抱死的问题,提供了一种防止行走轮抱死的装置,解决了一直困扰人们的动力输出机构发生故障而抱死行走轮的问题。
2.技术方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的防止行走轮抱死的装置,包括驱动转轴、内盘、行走轮和外盘;
所述内盘包括内盘本体和凸台,内盘本体上开有通孔,内盘本体的一侧面设有凸台,该凸台为沿内盘本体上的通孔四周分布的环形凸起;
所述驱动转轴穿入内盘本体上的通孔,且驱动转轴与内盘固定连接,驱动转轴用于驱动内盘旋转;
所述行走轮包括行走轮主体,行走轮主体上开有通孔,行走轮主体上的通孔与凸台相配合,内盘与行走轮可拆卸连接;
所述外盘与内盘可拆卸连接,行走轮主体被限制在外盘和内盘之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外盘包括外盘本体,外盘本体上开有通孔,所述驱动转轴穿入外盘本体上的通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内盘本体上均匀的设有内盘螺纹孔,行走轮主体上设有与内盘螺纹孔相对应的行走轮螺纹孔,连接螺栓依次穿入上述内盘螺纹孔、行走轮螺纹孔,将内盘本体和行走轮主体固定在一起。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外盘本体上均匀的设有外盘螺纹孔,凸台上设有与外盘螺纹孔相对应的凸台螺纹孔,连接螺栓依次穿入上述外盘螺纹孔、凸台螺纹孔,将外盘本体和凸台固定在一起。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行走轮主体上通孔的内径大于凸台的外径0.1~0.3mm。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行走轮主体的宽度小于外盘和内盘之间距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和县农坛机械厂,未经和县农坛机械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2890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