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层模内复合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28527.6 | 申请日: | 2015-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752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09 |
发明(设计)人: | 杨岳军;徐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州精岳模具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26 | 分类号: | B29C45/26;B29C45/27;B29C45/7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8027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层 复合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多层模内复合模具。
背景技术
传统的注塑模具包括上模及下模,上模与下模之间构成有单一的注塑流道,注塑液从注入孔进入经过注塑流道流至出料口,使得注塑成型。该种注塑模具只能够注塑成型单层的产品,而且成型的产品是单一色的,不满足市场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合理简单、实用性强、能多层复合成型的多层模内复合模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多层模内复合模具,包括上模及下模,上模与下模之间构成有用于注塑液流通的主流道,其特征是:所述上模上设有第一外模体、下模上设有第二外模体,第一外模体与上模之间构成有第一流道,第二外模体与下模之间构成有第二流道,第一外模体与第二外模体之间构成有出料流道,出料流道与主流道联通,第一流道及第二流道分别与主流道联通,第一流道位于主流道的上方、第二流道位于主流道的下方,上模及下模上分别设有跟第一流道、第二流道贯通的第一注入孔及第二注入孔,上模与下模体之间设有与主流道贯通的主流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第一外模体及第二外模体,并且使得第一外模体跟第上模之间构成第一流道、第二外模体跟下模之间构成第二流道,在传统的模具上增加两个流道,使得模具注塑成型的产品分层、分色,满足市场需求。
注塑液通过主流孔进入主流道内,注塑液经主流道流至出料流道,在注塑液在主流道流动期间,另两种颜色不同的注塑液分别通过第一注入孔及第二注入孔进入第一流道、第二流道,第一流道及第二流道与主流道的输出端交汇,实现了对注塑液三层复合交汇成型。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下模体内设有用于调节主流道内注塑液流量的第一调节条,下模体内设有用于驱动第一调节条滑动的第一调节螺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调节条位于主流道的活动路径上,通过旋转第一调节螺杆挤压第一调节条,使得控制第一调节条与主流道一侧内壁的间距,实现对主流道宽度的调整,进而对主流道内注塑液流量的控制。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外模体内设有用于调节第一流道内注塑液流量的第二调节条,第一外模体内设有用于驱动第二调节条滑动的第二调节螺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调节条位于第一流道的活动路径上,通过旋转第二调节螺杆挤压第二调节条,使得控制第二调节条与第一流道一侧内壁的间距,实现对第一流道宽度的调整,进而对第一流道内注塑液流量的控制。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外模体内设有用于调节第二流道内注塑液流量的第三调节条,第二外模体内设有用于驱动第三调节条滑动的第三调节螺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三调节条位于第二流道的活动路径上,通过旋转第三调节螺杆挤压第三调节条,使得控制第三调节条与第二流道一侧内壁的间距,实现对第二流道宽度的调整,进而对第二流道内注塑液流量的控制。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模、下模、第一外模体及第二外模体上分别开设有用于安装加热棒的加热盲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加热盲孔,方便拆卸安装加热棒,通过设置加热棒使得对上模、下模、第一外模体及第二外模体的预热加温,保证注塑液的温度稳定,防止注塑液由于温度降低凝固,而影响流动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多层模内复合模具,包括上模1及下模2,上模1与下模2之间构成有用于注塑液流通的主流道10,上模1上设有第一外模体3、下模2上设有第二外模体4,第一外模体3与上模1之间构成有第一流道11,第二外模体4与下模2之间构成有第二流道12,第一外模体3与第二外模体4之间构成有出料流道100,出料流道100与主流道10联通,第一流道11及第二流道12分别与主流道10联通,第一流道11位于主流道10的上方、第二流道12位于主流道10的下方,上模1及下模2上分别设有跟第一流道11、第二流道12贯通的第一注入孔301及第二注入孔401,上模1与下模2体之间设有与主流道10贯通的主流孔101。
通过设置第一外模体3及第二外模体4,并且使得第一外模体3跟第上模1之间构成第一流道11、第二外模体4跟下模2之间构成第二流道12,在传统的模具上增加两个流道,使得模具注塑成型的产品分层、分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州精岳模具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台州精岳模具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2852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含玻纤增强尼龙轮的注塑模具
- 下一篇:一种注塑机混炼过滤射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