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撬装集成氮氧分离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28277.6 | 申请日: | 2015-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331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06 |
发明(设计)人: | 汪映标;吴明军;张进;王泽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威特龙消防安全集团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047 | 分类号: | B01D53/047;B01D46/00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刘凯 |
地址: | 611731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集成 分离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氮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撬装集成氮氧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氮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在空气中的体积百分比为78.03%,利用其惰性的特点,氮气广泛应用于防止氧化、防止燃烧机爆炸等。而现有氮氧分离装置布置不够合理,致使管道过长,绕过路径曲折,既增加成本,也由于过长的管道中余留的气体使氮氧分离效果不够理想、纯度提高有限,响应时间加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洁,集成度度高、维护修理费用低,生产氮气纯度高的撬装集成氮氧分离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撬装集成氮氧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活性炭吸附器以及至少一个吸附塔,所述活性炭吸附器和吸附塔分别连接固定在撬装组件上,所述活性炭吸附器的进气口端与压缩空气机构连接,其出气口端通过下管路与吸附塔的进气口连接,所述吸附塔的出气口与上管路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撬装集成氮氧分离装置,其在所述撬装组件上设置有吸附塔A和吸附塔B,所述下管路包括净化压缩空气总进气管路以及空气输入管路,所述活性炭吸附器的出气口端与净化压缩空气总进气管路连接,所述净化压缩空气总进气管路分别通过对称设置的空气输入管路与吸附塔A和吸附塔B的进气口连接;所述上管路包括氮气输出支路以及氮气总输出管路,所述吸附塔A和吸附塔B通过对称设置的氮气输出支路与氮气总输出管路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撬装集成氮氧分离装置,其所述净化压缩空气总进气管路包括依次焊接的活性炭吸附器出口法兰、第一直角弯管、第一截止阀以及第一三通,所述活性炭吸附器出口法兰与活性炭吸附器的出气口端连接,所述第一三通分别与对称设置的空气输入管路连接;分别与吸附塔A和吸附塔B进口端连接的空气输入管路均包括依次焊接的第一连接管、第二截止阀、第二直角弯管、第二连接管、第二三通、第三连接管、第三直角弯管以及吸附塔进口法兰,所述吸附塔进口法兰分别与对应的吸附塔A和吸附塔B的进气口端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撬装集成氮氧分离装置,其所述吸附塔A和吸附塔B对应的空气输入管路中的第二连接管通过第二三通分别与放空管路连接,所述放空管路包括依次焊接的第三截止阀、第四连接管、第三三通以及连接管路(7d),所述第三截止阀分别与吸附塔A和吸附塔B对应的空气输入管路中的第二三通连接,所述连接管路通过法兰盘与消声器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撬装集成氮氧分离装置,其分别与吸附塔A和吸附塔B出口端连接的氮气输出支路均包括依次焊接的吸附塔出口法兰、第四直角弯管、第五连接管、第四截止阀以及第四三通,所述吸附塔出口法兰分别与对应的吸附塔A和吸附塔B的出气口端连接;所述氮气总输出管路包括依次焊接的第五截止阀、第五三通、对夹式单向阀以及氮气出口法兰,所述第五截止阀与第四三通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撬装集成氮氧分离装置,其在与所述吸附塔A和吸附塔B连接的氮气输出支路中的第五连接管分别通过对应的连接弯管与吹扫调节阀连接,在所述连接弯管上设置有压力表,在所述对夹式单向阀两端连接有与之并联的流量调节阀。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撬装集成氮氧分离装置,其在所述吸附塔B上设置有电磁阀组,所述电磁阀组通过控制系统控制下管路和上管路中各截止阀的循环开闭。
本实用新型采用整体集成撬装,优化管道设计布局,不仅降低了设备的制造成本,降低能量消耗,也提高了氮氧分离装置的成熟度和单机产品化,推动其更广泛应用和向各行业的普及。本实用新型通过环境空气经压缩、冷干、多级过滤净化后,采用活性炭吸附器清除残余油、水、微尘,并经变压吸附氮氧分离,同时由于上管路、下管路中除阀件、法兰盘、直角弯管外采用最简洁的直管焊接而成,无连接管路富余,氮氧分离过程中管道中余留气体最少,流速最快,从而使氮氧分离更快捷、纯度更高,而且成本最优化,也更容易进行模块化封装。
附图说明
图1和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下管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上管路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威特龙消防安全集团股份公司,未经威特龙消防安全集团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2827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