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集水元件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27956.1 | 申请日: | 2015-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678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06 |
发明(设计)人: | 于少晖;季雯;鄢恒飞;王李锋;柳堤;张霞;丁龙;高院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七研究所九江分部 |
主分类号: | C02F1/42 | 分类号: | C02F1/42 |
代理公司: | 南昌新天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6115 | 代理人: | 施秀瑾 |
地址: | 332007 ***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集水 元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集水元件,特别是一种水处理设备中树脂拦截的集水元件。
背景技术
电站、石化行业、食品医药行业以及蒸汽动力船只等都需要使用纯水,离子交换技术目前仍然是制备纯水的主要手段,离子交换技术的应用离不开离子交换器。而离子交换器除了筒体以外,主要就是它的内部构件。内部构件的质量和它的可靠性是保证实现离子交换技术工艺和确保设备安全生产的关键。内部构件中至关重要的便是集水元件,它必须保证不泄漏离子交换树脂的同时使水流分布均匀。近几年来,离子交换器多采用不锈钢绕丝制作树脂过滤元件,这种过滤元件将绕丝和安装座焊接成一个整体,虽然方便安装,但是其维修性较差。如果过滤元件出现问题必须整个元件更换。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其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集水元件,能够有效拦截树脂,同时使水流分布均匀,集水元件中的拦截层采用活动式压紧栅片相比焊接或其他连接方式具有更好的维修性,具有结构简单、安装使用和维修方便的特点。
实现上述目的而采取的技术方案,包括集水槽、出水管和连接集水槽的梭形法兰,所述集水槽包括凹形栅片安装座,栅片安装座上端设有若干个并排排列的栅片单元,相邻栅片单元之间设有挡板,所述栅片单元包括若干片设有若干个凸点的栅片叠置。
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由于栅片和挡板均采用卡扣式安装方式,整个集水元件具有较好的维修性和较长的使用寿命,可以避免绕丝过滤元件无法维修只能更换的缺点,具有一定的经济性;
2)能够有效拦截树脂,同时使水流分布均匀,集水元件中的拦截层采用活动式压紧栅片相比焊接或其他连接方式具有更好的维修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
图1为本装置结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装置结构示意主视图;
图3为本装置结构示意仰视图;
图4为本装置中栅片结构立体示意图;
图5为本装置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装置包括集水槽1-3、出水管1-1和连接集水槽1-3的梭形法兰1-2,如图1、图2、图3所示,所述集水槽1-3包括凹形栅片安装座2-4,栅片安装座2-4上端设有若干个并排排列的栅片单元2-2,相邻栅片单元2-2之间设有挡板2-1,所述栅片单元2-2包括若干片设有若干个凸点的栅片叠置,如图4所示。
所述栅片安装座2-4一侧二端设有集水槽连接块2-6。
实施例
由集水槽、出水管和安放集水槽的梭形法兰构成;集水槽由栅片安装座、栅片单元、挡板以及集水槽连接块组成;若干栅片沿栅片安装座叠加,挡板用于将栅片压紧并防止栅片脱落;栅片上自带若干凸点,压紧后可保证集水槽上通流缝隙尺寸;集水槽通过栅片安放座的梭形法兰及集水槽连接块安装在水处理设备底板之上。
集水元件由集水槽1-3、出水管1-1和安放集水槽的梭形法兰1-2构成。所述集水槽1-3由栅片安装座2-4、栅片单元2-2、挡板2-1以及集水槽连接块2-6组成。
所述集水槽1-3的拦截层是利用挡板2-1压紧栅片单元2-2而成。
所述栅片单元2-2的缝隙是利用栅片上的凸点高度来控制。
集水元件采用倒扣式安装在设备底板上,能有效防止树脂随水流正面冲击集水元件的栅片单元造成树脂破裂,如图5所示。
可根据处理水量的需要设计集水元件的栅片单元数量。
本实施例的结构如图1、图2、图3所示,整个集水元件由挡板2-1、栅片单元2-2、梭形连接法兰2-3、栅片安装座2-4、出水管2-5和集水槽连接块2-6构成。
栅片安装座2-4带栅片安装导轨,其长度根据水流通量大小来设计,为了便于安装和检修,每只集水槽安装若干组栅片单元2-2;栅片单元2-2是由栅片(图3)按顺序交错叠加而成,栅片上有若干凸点,利用凸点高度控制栅片之间的缝隙在0.2-0.3mm之间;利用挡板2-1将每组栅片单元2-2隔开,同时挡板2-1可以卡住栅片防止栅片单元2-2松脱;整个集水元件靠梭形连接法兰2-3和集水槽连接块2-6固定在水处理设备上。
在离子交换器中用于拦截树脂的集水元件常常多组同时使用如图5所示,该集水元件采用倒口方式安装在离子交换器底部,这种安装方式使栅片单元2-2避开了离子交换其中水流的正面冲击,可以有效防止树脂随水流冲击栅片单元2-2造成树脂碎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七研究所九江分部,未经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七研究所九江分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2795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