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除尘器过滤元件测试评价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27856.9 | 申请日: | 2015-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030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7 |
发明(设计)人: | 曹俊倡;薛友祥;赵世凯;焦光磊;李杰;张晓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工业陶瓷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5/08 | 分类号: | G01N15/08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7212 | 代理人: | 马俊荣 |
地址: | 255086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除尘器 过滤 元件 测试 评价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测试评价装置,具体涉及一种除尘器过滤元件测试评价装置。
背景技术
煤炭作为一种主要的能源,其消耗量占中国总能源消耗量的70%左右,在煤炭的利用过程中,特别是煤燃烧和煤气化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飞灰,产生的飞灰不仅会造成环境污染,而且会降低煤气的质量,影响后续煤气的使用。这就需要高精度、耐受高温高压的过滤元件对其进行煤灰过滤除尘,以达到环境排放或煤气利用要求。
现有的陶瓷滤芯除尘、金属滤芯除尘等过滤元件在除尘时具有较高的效率和精度,并且能够耐受较高温度和压力。这些过滤元件能否正常的使用与其过滤压降、过滤效率和精度以及反吹性能息息相关,过滤压降越小,说明元件透气性能越高;过滤效率和精度的高低直接影响过滤元件处理后的气体含尘量,决定着煤气的质量;过滤元件使用寿命及在线再生效率与其反吹再生性能有着很大的关联,现在亟需一种除尘器过滤元件测试评价装置,能够对过滤元件进行有效的评价。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除尘器过滤元件测试评价装置,能够通过模拟不同的参数值,为其实际应用提供参考数据,保证过滤元件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所述除尘器过滤元件测试评价装置,包括进气含尘气模拟系统、再生反吹气系统、过滤器、测量控制系统,进气含尘气模拟系统包括进气压缩机和压缩气管道,进气压缩机通过压缩气管道依次连接着进气缓冲罐、加热器、空气流量计以及加灰装置;再生反吹气系统包括反吹压缩机和反吹气管道,反吹压缩机通过反吹气管道依次连接着反吹缓冲罐、电磁脉冲阀和反吹喷嘴;所述加灰装置通过加灰管道分别与压缩气管道和反吹气管道相连接,加灰管道上设有气动阀,压缩气管道和反吹气管道分别与过滤器相连通。
进一步优选,过滤器包括壳体,壳体上端设有洁净气出口,洁净气出口上端依次连接手动球阀和烟尘采样器,壳体内部设置管板,管板下端固定有过滤元件,管板的上侧为洁净气体室,下侧为含尘气体室,含尘气体室的外侧设有压力表、热电偶温度计、粉尘浓度仪,壳体外侧设有压差变送器,压差变送器的两端分别与洁净气体室和含尘气体室相连接,所述反吹喷嘴安装在洁净气体室内,与过滤元件一一对应;烟尘采样器连接着洁净气出口管道。
进一步优选,测量控制系统包括粉尘浓度仪、烟尘采样器、压差变送器、压力变送器、热电偶、控制柜,控制柜上设有信号输入端口、信号输出端口和电源端口,控制柜上设有信号输入端口、信号输出端口和电源端口,测量控制系统能够接收信号,并控制相关元件做出动作。
进一步优选,加灰装置包括加灰壳体,加灰壳体通过气动阀分别与压缩气管道和反吹气管道相连接,加灰壳体的上端设有加灰口,加灰口与加灰壳体之间设有手动球阀。
进一步优选,信号输入端口与压力表、热电偶温度计以及压差变送器相连接,信号输出端口与气动阀和电磁脉冲阀相连接。
进一步优选,过滤元件为陶瓷过滤元件或金属过滤元件,过滤效果良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巧妙合理,易于操作,测试过程中设备运行安全稳定,能够模拟不同压力和温度下的含尘气体,通过控制不同的气体流速、温度、压力及含尘量,实现不同工况下对过滤元件的过滤压降、过滤精度及效率和反吹性能的测评,为过滤元件的应用提供较为良好的参考数据,具有良好的使用和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反吹压缩机;2、反吹缓冲罐;3、反吹气管道;4、加灰口;5、烟尘采样器;6、反吹喷嘴;7、管板;8、压力表;9、热电偶温度计;10、粉尘浓度仪;11、过滤元件;12、壳体;13、压差变送器;14、压缩气管道;15、空气流量计;16、加热器;17、进气缓冲罐;18、进气压缩机;19、加灰壳体;20、加灰管道;21、气动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做进一步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工业陶瓷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工业陶瓷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2785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