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三维行车影像校正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27651.0 | 申请日: | 2015-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100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03 |
发明(设计)人: | 陈乐纮;冯信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创车电技术中心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00 | 分类号: | B60R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王玉双;祁建国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北市中***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三维 行车 影像 校正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校正装置,特别涉及一种三维行车影像校正装置。
背景技术
长期以来,许多发生在车辆驾驶时的交通意外,大多都是车体结构(如A柱、B柱、C柱或其他部位的车板)所产生的视觉死角所导致,举例来说,驾驶人在操控车辆转弯的过程中,车辆A柱容易挡住前方路过的行人、车辆或交通号志而导致交通意外的产生。而B柱则是容易挡住车辆侧边的物体移动,造成驾驶人在转弯或切换车道时易与旁边车辆发生擦撞的情形。
然而,目前市面上虽有在车辆死角处装设摄影机,以拍摄死角区域挡住的画面并显示在屏幕上。但由于摄影机都是以固定角度拍摄车外的影像,而驾驶人随着姿势的改变或者不同的驾驶人都会产生不同的视角,随着视角的不同,驾驶人所对应观看到的景像也会不同。导致摄影机所拍摄的死角画面易与驾驶人实际视角所对应的车外画面产生误差,造成影响行车安全的问题。除此之外,摄影机所拍摄的画面大多会产生形变而使驾驶人无法确切地分辨车外物体的形状、大小,以及与车辆的距离,实有必要改良突破。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三维行车影像校正装置,能够避免局部三维车外影像与驾驶人视角所对应的车外影像产生误差,达到提升行车安全性的目的。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三维行车影像校正装置,适用于一车辆,该三维行车影像校正装置包括:
一镜头群组,包括多个镜头,分别设置于该车辆周围的不同位置处,该些镜头分别拍摄该车辆周围的多个外部影像并输出;
一三维影像处理模块,电连接于该镜头群组,该三维影像处理模块接收该些外部影像且合成为一三维环场投影影像并输出;
一视角检测模块,检测并输出一驾驶人视角;及
一影像撷取模块,电连接于该三维影像处理模块与该视角检测模块,该影像撷取模块接收该三维环场投影影像与该驾驶人视角,且依据该驾驶人视角对应的视野撷取局部的该三维环场投影影像并输出一局部三维车外影像。
上述的三维行车影像校正装置,其中该视角检测模块包括:
一摄影单元,设于该车辆内,该摄影单元拍摄一驾驶人的脸部并输出一脸部画面;及
一影像辨识单元,接收并依据该脸部画面输出该驾驶人视角。
上述的三维行车影像校正装置,其中该视角检测模块为供一驾驶人配戴的一头戴式装置,该头戴式装置包括一陀螺仪单元,该陀螺仪单元检测该驾驶人的一头转角度,该头戴式装置对应该头转角度输出该驾驶人视角。
上述的三维行车影像校正装置,其中该三维影像处理模块将该些外部影像逆投影至一3D环场模型而合成该三维环场投影影像,且该3D环场模型的一座标中心位置对应于一驾驶人位置。
上述的三维行车影像校正装置,其中更包括一GPS模块,该GPS模块设置于该车辆内且检测并输出该驾驶人位置。
上述的三维行车影像校正装置,其中该镜头群组包括:
一左视镜头,安装于该车辆左侧,该左视镜头拍摄并输出一车体左侧影像;
一右视镜头,安装于该车辆右侧,该右视镜头拍摄并输出一车体右侧影像;
一后视镜头,安装于该车辆后侧,该后视镜头拍摄并输出一车体后侧影像,该车体后侧影像与该车体左侧影像至少一部分重合,该车体后侧影像与该车体右侧影像至少一部分重合;及
一前视镜头,安装于该车辆前侧,该前视镜头拍摄并输出一车体前侧影像,该车体前侧影像与该车体左侧影像至少一部分重合,该车体前侧影像与该车体右侧影像至少一部分重合。
上述的三维行车影像校正装置,其中该三维影像处理模块与该影像撷取模块整合于同一模块。
上述的三维行车影像校正装置,其中更包括一显示模块,电连接于该影像撷取模块,该显示模块接收并显示该局部三维车外影像。
上述的三维行车影像校正装置,其中该显示模块设置于该驾驶人视角所对应的一局部车体上。
上述的三维行车影像校正装置,其中该显示模块为一显示屏幕或一投影器。
藉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三维行车影像校正装置,是利用影像的处理及合成,先建立三维环场投影影像。再对应驾驶人的实际视角撷取局部的三维环场投影影像而输出局部三维车外影像。使后续所显示的局部三维车外影像能够随着驾驶人的视角持续校正,避免局部三维车外影像与驾驶人视角所对应的车外影像产生误差,达到提升行车安全性的功效。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创车电技术中心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华创车电技术中心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2765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