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永磁同步电机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27527.4 | 申请日: | 2015-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061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23 |
发明(设计)人: | 陈俊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佳茂机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21/28 | 分类号: | H02K21/28;H02K5/2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千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8 | 代理人: | 童海霓;刘彦 |
地址: | 5109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永磁 同步电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动机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永磁同步电机。
背景技术
电机英文名字是Electricmachinery,俗称“马达”,是指依据电磁感应定律实现电能转换或传递的一种电磁装置,在电路中用字母M表示,它的主要作用是产生驱动转矩,作为用电器或各种机械的动力源,永磁同步电动机属于异步启动永磁同步电动机,其磁场系统由一个或多个永磁体组成,通常是在用铸铝或铜条焊接而成的笼型转子的内部,按所需的极数装镶有永磁体的磁极,定子结构与异步电动机类似,当定子绕组接通电源后,电动机以异步电动机原理起动动转,加速运转至同步转速时,由转子永磁磁场和定子磁场产生的同步电磁转矩(由转子永磁磁场产生的电磁转矩与定子磁场产生的磁阻转矩合成)将转子牵入同步,电动机进入同步运行,目前的普通电机存在电量损耗高,效率低,噪音较大,使用寿命短等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永磁同步电机。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永磁同步电机,包括电机壳体、硅钢层叠薄片、电磁线圈绕组和换向器,所述电机壳体外表面上设置有第一接线柱,所述第一接线柱一侧设置有第二接线柱,所述第二接线柱一侧设置有第三接线柱,所述电机外壳内部表面上设置有永磁体,所述电机壳体内部空间中间部分设置有所述硅钢层叠薄片,所述硅钢层叠薄片上设置有所述电磁线圈绕组,所述硅钢层叠薄片内部设置有钢轴,所述钢轴一侧设置有换向器,所述电机壳体一侧设置有金属端盖,所述电机壳体一侧的凸缘上设置有连接螺栓孔。
上述结构中,通过所述接线柱接通电源后,所述电磁线圈绕组通电,在所述永磁体形成的磁场内,所述电磁线圈绕组带动所述硅钢层叠薄片转动,进而带动所述钢轴转动,从而将电能转变为机械能。
为了进一步提高永磁同步电机的使用性能,所述电机壳体与所述第一接线柱、第二接线柱、第三接线柱通过螺钉相连接,所述电机壳体的边缘上通过钻孔形成所述连接螺栓孔。
为了进一步提高永磁同步电机的使用性能,所述永磁体装夹于所述电机壳体内表面,所述钢轴穿插在所述电机壳体内部。
为了进一步提高永磁同步电机的使用性能,所述钢轴上通过所述电磁线圈绕组缠绕有所述硅钢层叠薄片,所述换向器与所述钢轴通过焊接相连接。所述电机壳体与所述金属端盖通过焊接相连接。
为了进一步提高永磁同步电机的使用性能,所述电机壳体与所述金属端盖通过焊接相连接。
有益效果在于:永磁同步电机有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损耗小、效率高、功率因数高、节能等优点,而且响应快速、调速范围宽、定位准确,噪音小,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永磁同步电机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永磁同步电机的左视图。
1、电机壳体;2、第三接线柱;3、第二接线柱;4、第一接线柱;5、钢轴;6、硅钢层叠薄片;7、电磁线圈绕组;8、永磁体;9、换向器;10、连接螺栓孔;11、金属端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所示,一种永磁同步电机,包括电机壳体1、硅钢层叠薄片6、电磁线圈绕组7和换向器9,电机壳体1外表面上设置有第一接线柱4,第一接线柱4一侧设置有第二接线柱3,第二接线柱3一侧设置有第三接线柱2,当同时连接第一接线柱4和第二接线柱3时电动机正转,当同时连接第二接线柱3和第三接线柱2时电动机反转,电机外壳1内部表面上设置有永磁体8,可以在电机壳体1内部提供磁场,电机壳体1内部空间中间部分设置有硅钢层叠薄片6,硅钢层叠薄片6上设置有电磁线圈绕组7,硅钢层叠薄片6内部设置有钢轴5,当接通电源后,电磁线圈绕组7带动硅钢层叠薄片6转动,进而带动钢轴5转动,钢轴5一侧设置有换向器9,电机壳体1一侧设置有金属端盖11,电机壳体1一侧的凸缘上设置有连接螺栓孔10,连接螺栓孔10的设置便于将电动机固定安装于不同的地点。
上述结构中,通过接线柱接通电源后,电磁线圈绕组7通电,在永磁体8形成的磁场内,电磁线圈绕组7带动硅钢层叠薄片6转动,进而带动钢轴5转动,从而将电能转变为机械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佳茂机电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佳茂机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2752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腔共振电磁转换城市地铁列车减震器
- 下一篇:内置固定盖板的锂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