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立活套起套辊的摆臂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27331.5 | 申请日: | 2015-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747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0 |
发明(设计)人: | 秦红波;邢毅;蒋佳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天重中直科技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41/00 | 分类号: | B21B4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000***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立活套起套辊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棒线材生产线上使用的立活套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立活套起套辊的摆臂结构。
背景技术
立活套广泛用于棒线材轧制线上,在轧钢过程中,通过活套起套辊的动作,使各机架间实现秒流量相等,从而实现无张力轧制,消除相邻轧机之间钢材的堆积或者张紧所引起的张力。
活套的起套过程如图1所示,主要是由气缸带动摆臂转动,最终由活套执行将轧件托起或者下放的动作。因活套表面直接接触高温、高速轧件,当活套磨损,需要拆卸起套辊进行维修。
原活套摆臂的结构如图3-4所示,摆臂尾部转轴部分结构如图2所示。当活套磨损需要拆卸时,先将件9紧定螺钉拆卸,再拆卸转轴销,然后将气缸拆掉,气缸杠杆收回,才能将摆臂拆掉,加上转轴销的位置上有两个轴承、起套辊自身的轴承等,拆卸十分不便,现场维修工作量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拆卸方便的新型立活套起套辊的摆臂结构。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新型立活套起套辊的摆臂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短臂、长臂,所述短臂的一端设置有起套辊连接部并且其另一端设置有短臂固定部,所述长臂的一端设置有摆臂转轴连接部并且其另一端设置有长臂固定部,所述长臂上开设有定位销安装孔,所述短臂固定部、长臂固定部贴合设置并且其二者通过螺栓、螺母把和。
所述定位销安装孔到摆臂转轴连接部的距离大于其到长臂固定部的距离。
所述短臂、长臂的剖面直径相同。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将摆臂从靠近起套辊一侧断开,同时用螺栓把和,由定位销定位保证安装精度,拆卸方便,为立活套的维修及安装节省了时间,提高了维修工人的工作效率;
2、结构简单,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活套起套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转轴部分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原摆臂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原摆臂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中,1-气缸,2-限位装置,3-起套辊,4-连接销,5-摆臂,6-摆臂转轴,7-出辊孔,8-转轴销,9-紧定螺钉,10-短臂,11-长臂,12-起套辊连接部,13-短臂固定部,14-摆臂转轴连接部,15-长臂固定部,16-定位销安装孔,17-螺栓,18-螺母。
实施例
如图5-6所示,一种新型立活套起套辊的摆臂结构,包括短臂10、长臂11,短臂10的一端设置有起套辊连接部12并且其另一端设置有短臂固定部13,长臂11的一端设置有摆臂转轴连接部14并且其另一端设置有长臂固定部15,长臂11上开设有定位销安装孔16,短臂固定部13、长臂固定部15贴合设置并且其二者通过螺栓17、螺母18把和。
定位销安装孔16到摆臂转轴连接部14的距离大于其到长臂固定部15的距离。
短臂10、长臂11的剖面直径相同。
当起套辊3需要更换或者起套辊3所用轴承需要更换时,无需将整个摆臂5拆下,只需将摆臂5的右半部分拆下,即可将起套辊3从活套本体上的出辊孔7中拿出,从而节省了维修的时间。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1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天重中直科技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天重中直科技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2733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速线材用全自动多功能双面控冷水箱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披肩遮阳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