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两级进料的混吸式固定床气化炉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27308.6 | 申请日: | 2015-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881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16 |
发明(设计)人: | 钟贤;辜广湖;翁楚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碳中和能源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J3/20 | 分类号: | C10J3/20;C10J3/72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胡辉 |
地址: | 510640 广东省广州市天***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两级 进料 混吸式 固定床 气化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生物质气化炉,特别是一种两级进料的混吸式固定床气化炉。
背景技术
目前,生物质气化固定床主要有上吸式固定床气化炉、下吸式固定床这两种炉型,上吸式固定床气化炉具有热效率高、可燃气热值较高和可燃气灰分少等优点,但燃气焦油含量高;下吸式气化炉产生的生物质燃气含焦油少,但温度较高,带出气体热损失,且灰分含量较高。其各自存在的缺点限制了单一的上吸式或下吸式气化炉的应用推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两级进料的混吸式固定床气化炉。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是:一种两级进料的混吸式固定床气化炉,其包括一次螺旋进料机、送风机、二次气化炉本体、连通二次气化炉本体上部空间的二次螺旋进料机、位于二次气化炉本体下部的炉排机构以及位于二次气化炉本体内部的一次气化炉本体,所述一次气化炉本体的底部与所述二次气化炉本体的中部还原区连通,所述一次螺旋进料机的输出端依次穿过二次气化炉本体的炉壁和一次气化炉本体的炉壁后连通一次气化炉本体的上部,所述送风机的送气端通过配气管道直接或者间接分别连通一次气化炉本体中的一次氧化区和二次气化炉本体中的二次氧化区,所述中部还原区通过环绕在二次气化炉本体的燃气管道与引风机连通。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一次气化炉本体的炉壁内设置有夹套风箱,所述送风机通过配气管道与夹套风箱直接或者间接连通,所述夹套风箱通过一次风嘴与一次氧化区连通。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一次气化炉本体的上部设置有一次风箱,所述送风机依次通过配气管道、一次风箱、夹套风箱、一次风嘴后与一次氧化区连通。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一次风嘴环形均布于夹套风箱中,一次风嘴均布角度为20°~36°。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一次螺旋进料机的输出端依次穿过二次气化炉本体的炉壁、一次气化炉本体的炉壁以及夹套风箱后连通一次气化炉本体的上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送风机依次通过配气管道、二次环形风箱和二次风嘴后与二次氧化区连通,所述二次风嘴均布于二次环形风箱内侧,二次风嘴均布角度为20°~36°。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二次气化炉本体内部从下往上依次分为二次氧化区、中部还原区、二次裂解区以及二次进料区,所述一次气化炉本体内部从下往上依次分为一次氧化区、一次裂解区和一次进料区。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二次气化炉本体的外径为2~3倍夹套风箱的外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二次气化炉本体的内壁和一次气化炉本体的外壁之间形成二次进料通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将上吸式的二次气化炉本体和下吸式的一次气化炉本体复合在一起,形成二次氧化区、一次氧化区和中部还原区,中部还原区的还原反应所需要的热量和二氧化碳由二次氧化区和一次氧化区供给,还原区的反应强度大幅提高,且一次裂解层和二次裂解层产生的裂解气中焦油在通过高温的中部还原区高温裂解后大大减少;采用两级独立进料的方式,分别给二次氧化区和一次氧化区提供氧化反应所需的原料;通过引风机调节使中部还原层处于负压状态,保证整个炉内反应的有序进行。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两级进料混吸式固定床气化炉具有结构新颖、燃气焦油含量低、灰尘含量低、气化炉整体效率提高等特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说明。显然,所描述的附图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设计方案和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另外,文中所提到的所有联接/连接关系,并非单指构件直接相接,而是指可根据具体实施情况,通过添加或减少联接辅件,来组成更优的联接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碳中和能源开发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碳中和能源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2730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机械式返料的高效循环流化床
- 下一篇:一种炭化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