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模拟下水道排水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726789.9 | 申请日: | 2015-09-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920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16 |
| 发明(设计)人: | 张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一起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9B25/04 | 分类号: | G09B25/0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00000 天津市西青区辛口***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拟 下水道 排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模拟建筑设备,具体是一种模拟下水道排水装置。
背景技术
建筑模型是以微缩实体的方式来表示建筑艺术的、无论是单体的造型、还是群体的组合都是如实地表达建筑思想的构造,将建筑师的意图转化成具体的形象。人们可以通过建筑模拟清楚直观的看到建筑物的朝向、绿化、停车位等状况。其中在建筑中排水系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设施,下水道的分布情况需要重视,不会造成地面积水的最大排水量需要测试,同时需要合理分布下水道以减少泥沙对下水道的堵塞。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模拟下水道排水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模拟下水道排水装置,包括集水箱、滤网、水泵、输水管、流量计、外壳、LED灯、回流管、泥沙监测装置、防潮板、湿度传感器、下水管模型和投沙口,所述的集水箱通过输水管与外壳连接,集水箱与输水管的接口处设有滤网,输水管上设有水泵,输水管上安装流量计,输水管余外壳连接处设有投沙口,外壳上设有LED灯,外壳内设有下水管模型,下水管模型一端与输水管连接,下水管模型另一端与回流管连接,回流管另一端与集水箱连接,回流管上安装泥沙监测装置,外壳下方设有防潮板,防潮板内设有湿度传感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外壳和下水管模型由透明材料制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回流管上设有控制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水泵为输水提供动力,滤网避免集水箱中的泥沙进入水泵中影响工作,流量计记录流水量,通过流量计可以测试出不会造成地面积水的最大排水量,通过投沙口向输入的水中添加泥沙,以便测试其泥沙堵塞情况,LED灯在光线较暗时通过照明,方面热观看外壳中的具体情况,外壳和下水管模型由透明材料制成,将具体的下水道分布情况通过下水管模型模拟在外壳中,通过下水管模型和外壳可以观察其中的排水情况,控制阀控制排水情况,回流管回收水资源,避免资源浪费,泥沙监测装置测试排水中的泥沙比重,湿度传感器测试装置渗水情况,防潮板防止地面积水对装置的腐蚀,通过使用寿命,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利于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模拟下水道排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模拟下水道排水装置中外壳的俯视图。
图中:1、集水箱,2、滤网,3、水泵,4、输水管,5、流量计,6、外壳,7、LED灯,8、控制阀,9、回流管,10、泥沙监测装置,11、防潮板,12、湿度传感器,13、下水管模型,14、投沙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请参阅图1-2,一种模拟下水道排水装置,包括集水箱1、滤网2、水泵3、输水管4、流量计5、外壳6、LED灯7、回流管9、泥沙监测装置10、防潮板11、湿度传感器12、下水管模型13和投沙口14,所述的集水箱1通过输水管4与外壳6连接,集水箱1与输水管4的接口处设有滤网2,输水管4上设有水泵3,水泵3为输水提供动力,滤网2避免集水箱1中的泥沙进入水泵3中影响工作,输水管4上安装流量计5,流量计5记录流水量,通过流量计5可以测试出不会造成地面积水的最大排水量,输水管4余外壳6连接处设有投沙口14,通过投沙口14向输入的水中添加泥沙,以便测试其泥沙堵塞情况,外壳6上设有LED灯7,LED灯7在光线较暗时通过照明,方面热观看外壳6中的具体情况,外壳6内设有下水管模型13,外壳6和下水管模型13由透明材料制成,将具体的下水道分布情况通过下水管模型13模拟在外壳6中,通过下水管模型13和外壳6可以观察其中的排水情况,下水管模型13一端与输水管4连接,下水管模型13另一端与回流管9连接,回流管9另一端与集水箱1连接,回流管9上设有控制阀8,控制阀8控制排水情况,回流管9回收水资源,避免资源浪费,回流管9上安装泥沙监测装置10,泥沙监测装置10测试排水中的泥沙比重,外壳6下方设有防潮板11,防潮板11内设有湿度传感器12,湿度传感器12测试装置渗水情况,防潮板11防止地面积水对装置的腐蚀,通过使用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一起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天津一起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2678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