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检测用荧光光度计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26481.4 | 申请日: | 2015-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800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09 |
发明(设计)人: | 杨伟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泰安全技术服务(青岛)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64 | 分类号: | G01N21/6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检测 荧光 光度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检测装置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光度计,尤其涉及一种检测用荧光光度计。
背景技术
目前,检测用荧光光度计作为一种光谱分析仪器,其利用由光源产生的一定波长的光照射到被测样品上,激发样品中的荧光物质发出荧光,荧光经过单色仪后,由光电探测器将所接收到的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从而得到样品的荧光光谱分布。现有的检测用荧光光度计多存在检测灵敏度低,测试繁琐的问题,为此需要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检测用荧光光度计,使其检测灵敏度高,且测试方便,满足实际检测工作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检测用荧光光度计,解决检测灵敏度低,测试繁琐的问题,使其检测灵敏度高,且测试方便,满足实际检测工作的要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检测用荧光光度计,包括依次设置的光源、第一分光光栅和第一扫描机构、样品池、柱面反射镜、光纤插头、一根居中的激发光光纤和均匀围绕其周围的五根荧光光纤组成的光纤束、荧光光纤束耦合器、第二分光光栅和第二扫描机构、检测器和记录仪;检测器连接设有废液管,废液管下面连接有废液收集瓶;样品池设有长方体形的样品支架,样品支架下面设有底座,样品支架的中间位置处沿其圆周方向上向内部设有放置样品的凹槽,凹槽下侧边的外围设有向上的挡台;检测用荧光光度计整体设有外壳,外壳上设有导气管,外壳内壁设有干燥剂层,外壳下面设有基座,基座前部设有控制面板,控制面板上设有显示屏和按钮,基座的底部设有防滑减震垫。
在以上方案中优选的是,检测器和记录仪之间设有放大器。
还可以优选的是,检测器上设有光电倍增管。
还可以优选的是,光源固定在光源支架上。
还可以优选的是,记录仪与打印机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检测用荧光光度计,能够解决检测灵敏度低,测试繁琐的问题,其具有功能多样,适用范围广,检测灵敏度高,且测试方便的优点,能够满足实际检测工作的要求。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检测用荧光光度计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光源,2为第一分光光栅和第一扫描机构,3为样品池,4为柱面反射镜,5为光纤插头、6为光纤束,7为荧光光纤束耦合器,8为第二分光光栅和第二扫描机构,9为检测器,10为记录仪,11为废液管,12为废液收集瓶,13为样品支架,14为底座,15为凹槽,16为挡台,17为光源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显然可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不同的变型和改型而不超出后附权利要求限定的本实用新型更宽的精神和范围。因此,以下实施例具有例示性的而没有限制的含义。
实施例1:
一种检测用荧光光度计,包括依次设置的光源1、第一分光光栅和第一扫描机构2、样品池3、柱面反射镜4、光纤插头5、一根居中的激发光光纤和均匀围绕其周围的五根荧光光纤组成的光纤束6、荧光光纤束耦合器7、第二分光光栅和第二扫描机构8、检测器9和记录仪10;检测器10连接设有废液管11,废液管11下面连接有废液收集瓶12;样品池3设有长方体形的样品支架13,样品支架13下面设有底座14,样品支架13的中间位置处沿其圆周方向上向内部设有放置样品的凹槽15,凹槽15下侧边的外围设有向上的挡台16;检测用荧光光度计整体设有外壳,外壳上设有导气管,外壳内壁设有干燥剂层,外壳下面设有基座,基座前部设有控制面板,控制面板上设有显示屏和按钮,基座的底部设有防滑减震垫。
实施例2:
一种检测用荧光光度计,与实施例1相似,所不同的是,检测器9和记录仪10之间设有放大器;检测器9上设有光电倍增管;光源1固定在光源支架17上;记录仪10与打印机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检测用荧光光度计,其光源支架17下面可以设有导轨。其防滑减震垫的底部可以设置防滑纹理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泰安全技术服务(青岛)有限公司,未经国泰安全技术服务(青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2648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