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太阳能集热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726253.7 | 申请日: | 2015-09-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794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09 |
| 发明(设计)人: | 白洪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白洪华 |
| 主分类号: | F24J2/00 | 分类号: | F24J2/00;F24J2/05;F24J2/24;F24J2/46;F24J2/51 |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0 | 代理人: | 徐关寿 |
| 地址: | 310012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太阳能 集热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集热器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太阳能集热器。
背景技术
目前社会上的使用的太阳能集热装置,吸收器采用真空玻璃管结构,即内管采用金属管,管内走加热介质,金属管外涂覆选择性吸收涂层,最外面为玻璃管,玻璃管与金属管间抽真空以抑制对流和传导热损失。由于玻璃和金属封接膨胀系数不同,导致此结构的吸收器可靠性不够,使用寿命较短。此外,目前金属管内热介质都需通过太阳能集热器外接泵等外接设备才能实现加热介质的流通,管内有流体介质一方面容易造成对金属管的腐蚀等损害,另一方面需要额外的增加电力资源的供应,增加能源的损耗;另外一方面,如果是平板型太阳能集热器,一般金属管内加热介质是水,水介质在金属管内,高温加热容易滋生细菌,对水介质造成污染,给使用者带来损伤。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设计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通过对太阳能集热器结构的改进,利用超导材料和吸热体的不同选择和加工,在实现增加热传导的同时,能够提供更为健康的太阳能集热器,且能够降低能源损耗。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太阳能集热器,包括壳体,壳体具有一开口,壳体的开口处装配透明盖板;壳体内布设一根或数根导热管,导热管内壁镀有超导材料,导热管的一端接通一接头,接头的外端口伸出壳体;壳体内填充保温材料,但保温材料未覆盖导热管朝向透明盖板的一侧;壳体内布设吸热体,吸热体处于导热管朝向透明盖板的一侧。
进一步地,所述的吸热体采用翅片式集热板。
进一步地,所述翅片式集热板与所述导热管一体成型。
进一步地,所述超导材料为无机热超导材料。
进一步地,所述的壳体由型材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的导热管设有多根,多根导热管平行布置,所述多根导热管2上端垂直连接一横管9,所述横管9接通接头1。
进一步地,所述保温材料为钢化保温玻璃。
进一步地,所述钢化保温玻璃为一体成型的钢化保温玻璃凹槽,所述钢化保温玻璃凹槽与所述透明盖板抽成真空。
进一步地,所述钢化保温玻璃与所述壳体通过玻璃黑胶粘接。
进一步地,所述接头镀有超导材料,和/或,所述接头为铜接头。
本实用新型的太阳能集热器,吸热体采用了翅片式集热板,可以通过集热板上设置的多个翅片及翅片间的凹槽能够加大吸热面积,从而增加吸热体的吸热能力;采用了翅片式集热板和导热管一体成型,加快了吸热体和导热管之间的热导性;另外,在导热管内镀超导材料,譬如无机导热材料,利用其良好的均温特性,在吸热体与接头之间总是存在温差的情况下,仅利用导热管内壁镀有的超导材料就实现了热能通过接头输出太阳能集热器,不需利用导热管内输入换能液等进行导热,也无需为了输送换能液使用泵等增加额外的能源损耗;为了便于各集热器之间的热能连接,本实用新型的太阳能集热器设置了横管和连接横管之间的铜接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太阳能集热器包括长方体铝合金壳体4,壳体4由型材制成,其中一侧面形成开口,此开口处内壁沿四周边形成两道环槽。
壳体型材的内部呈中空状,于每一侧面的型材粘有玻璃黑胶7。
壳体4的开口处装配聚焦面,本实施例的聚集面为透明盖板5,透明盖板5为钢化玻璃材质。
壳体4内布设六根导热管2,导热管2内壁镀有无机热超导材料8,六根导热管2平行放置,六根导热管2的上端垂直连接横管9,横管9两端连接接头1,通过接头1把导热管2内热量输送出去,六根导热管2都通过横管9与接头1连通,接头1镀有无机热超导材料,为铜接头,接头1的外端伸出壳体4的端部。壳体4除接头1与六根导热管2连通处之外,其它部位均为封闭的。导热管2可选择铜管或不锈钢管、或者铝管。
于壳体4的导热管外部填充保温材料6,但保温材料6未覆盖导热管2朝向聚集面(钢化玻璃)的一侧。
保温材料6为钢化保温玻璃,系一体成型的钢化保温玻璃凹槽,钢化保温玻璃凹槽与透明盖板5抽成真空。
为防止钢化保温玻璃凹槽与壳体4通过玻璃黑胶7粘接。
于壳体4朝向聚集面的一侧布设吸热体,本实施例吸热体采用翅片式集热板,翅片式集热板与导热管2在是一体成型制作而成的。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思想及特点,其目的在于使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能够了解本专利的内容并据以实施,不能仅以本实施例来限定本专利的保护范围,即凡依本专利所揭示的精神所作的同等变化或修饰,仍落入本专利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白洪华,未经白洪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2625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抛物柱面反射镜式聚光装置
- 下一篇:一种冷凝锅炉冷凝水排放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