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嫁接用砧木切割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725686.0 | 申请日: | 2015-09-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135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1 | 
| 发明(设计)人: | 陈井生;韩冰;赵践韬;于吉东;马兰;郑巍;韩墨;朱蕾;张俊杰;齐国超;芮海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大庆分院;陈井生 | 
| 主分类号: | A01G3/08 | 分类号: | A01G3/08;A01G1/0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63316 黑***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嫁接 砧木 切割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嫁接用砧木切割装置。
背景技术
在进行嫁接时,需要在砧木上切开一个口子。在现有技术中,还没有一种砧木切割装置,通常都是手持砧木和刀片来进行切割,容易割伤手。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的嫁接用砧木切割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嫁接用砧木切割装置,包括装置本体和刀体,所述装置本体内部设置有蓄电池和驱动电机,所述装置本体尾端设置有挂环,所述装置本体上还设置有照明灯,所述驱动电机通过驱动轴与刀体相连,所述装置本体内部设有用于收纳刀体的空腔,刀体通过转轴与装置本体活动连接,所述刀体的一侧设有刀刃,刀体的另一侧设有多个锯齿,所述装置本体上还设置有控制按钮,所述驱动电机、控制按钮和照明灯通过导线分别与蓄电池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锯齿中相邻的两个锯齿之间的距离相等。
进一步地,所述装置本体上设有防滑橡胶套。
进一步地,所述刀体的长度等于装置本体长度的二分之一。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嫁接用砧木切割装置,包括装置本体和刀体,所述装置本体上设有用于收纳刀体的空腔,刀体通过转轴与装置本体内部的驱动电机相互连接,所述刀体的一侧设有刀刃,另一侧设有多个锯齿。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巧妙,在使用时,刀体不仅可以通过转轴旋转,将刀体转入到空腔内,而且还在嫁接的过程中,遇到一些比较难砍的枝干,可以通过有锯齿的一面来进行切割,这样使用方便,成本低,便于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其中的示意性实施例以及说明仅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嫁接用砧木切割装置,包括装置本体1和刀体2,所述装置本体1内部设置有蓄电池10和驱动电机8,所述装置本体1尾端设置有挂环12,所述装置本体1上还设置有照明灯11,所述驱动电机8通过驱动轴与刀体2相连,所述装置本体1内部设有用于收纳刀体的空腔3,刀体2通过转轴4与装置本体1活动连接,所述刀体2的一侧设有刀刃5,刀体2的另一侧设有多个锯齿6,所述装置本体1上还设置有控制按钮9,所述驱动电机8、控制按钮9和照明灯11通过导线分别与蓄电池10相连。
值得注意的是,所述锯齿6中相邻的两个锯齿6之间的距离相等。
值得注意的是,所述装置本体1上设有防滑橡胶套7。
值得注意的是,所述刀体2的长度等于装置本体1长度的二分之一。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巧妙,在使用时,刀体不仅可以通过转轴旋转,将刀体转入到空腔内,而且还在嫁接的过程中,遇到一些比较难砍的枝干,可以通过有锯齿的一面来进行切割,这样使用方便,成本低,便于推广使用。
本实用新型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异形件根据说明书的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等常规手段,机械、零件和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型号,加上电路连接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连接方式,在此不再详述。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大庆分院;陈井生,未经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大庆分院;陈井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2568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