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子读数精确的光电直读水表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725513.9 | 申请日: | 2015-09-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445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06 |
| 发明(设计)人: | 孟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兴联宜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F15/06 | 分类号: | G01F15/06;G01F15/00;G01F1/05 |
| 代理公司: | 成都金英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8 | 代理人: | 袁英 |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子 读数 精确 光电 直读 水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子读数精确的光电直读水表。
背景技术
随着光电技术的发展,利用光电技术来进行检测传感的应用越来越多,光电计数器数字直接读取装置也越来越多,如人们生活中常见的水电气表等,这些仪表中大多采用在计量表中加装光电元件的传感器,将机械传动变换为电脉冲信号并传输到远端设备。而机械传动部件往往采用字轮,现有技术中,光电直读表采用的字轮包括反射式和透射式,反射式字轮加工要求高,可靠性也不高;透射式字轮采用单圈开槽,编码比较简单,识别范围较小,且准确性不高。
即使存在不是单圈开槽的也会有以下问题:光在通过不同介质时光线会发生折射,通过折射率大的介质时会发生漫反射,例如光纤就是这一原理;通过充有气泡的溶液时可能发生反射、折射、散射等一系列现象例如玩具发光棒等。折射现象直接导致光路方向偏折,光线变弱,以致信号传输不稳定,对于光电水表而言感光管和光敏管的位置要求极高(稍有移位就会接收不到信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电子读数精确的光电直读水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电子读数精确的光电直读水表,它包括表壳、表罩以及位于表壳内部的光电直读装置和计量结构,所述的计量结构包括字轮,所述字轮的轮辐外圈圆周上对称开有相同大小的6条外圈弧形透光孔,轮辐内圈圆周上也对称开有相同大小的5条内圈弧形透光孔,所述的外圈弧形透光孔和内圈弧形透光孔均设置有透光块。
所述的光电直读装置包括通讯装置、单片机、至少一个发光管和至少一个接收管,所述的发光管和接收管分别沿同一圆周均分设置在字轮的两侧。
所述的透光块的厚度与外圈弧形透光孔和内圈弧形透光孔的深度相同。
所述发光管为红外光发射二极管,所述接收管为红外光接收二极管。
所述的单片机采用ATmega48PA。
所述的通讯装置设置有RS485或M-BUS通讯接口。
所述的透光块为由高透明度环氧树脂浇注而成的透光块。
所述的外圈弧形透光孔的弧度为30°,各外圈弧形透光孔间隔的弧度为30°。
所述的内圈弧形透光孔的弧度为36°,各内圈弧形透光孔间隔的弧度为36°。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结构简单,加工也简单,且配合8根光电感应器件可实现60个不同编码的数字信号供电子单元识别读取,电子读数十分准确;并且在所有透光孔处有透光块,从而使字轮整体成为实体结构,解决了光路上存在气泡的问题,消除了光传播路径上的折射现象,信号传输更加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字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光电直读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1-字轮,11-外圈弧形透光孔,12-内圈弧形透光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一种电子读数精确的光电直读水表,它包括表壳、表罩以及位于表壳内部的光电直读装置和计量结构,所述的计量结构包括字轮1,如图1所示,所述字轮1的轮辐外圈圆周上对称开有相同大小的6条外圈弧形透光孔11,轮辐内圈圆周上也对称开有相同大小的5条内圈弧形透光孔11,所述的外圈弧形透光孔11和内圈弧形透光孔12均设置有透光块。
如图2所示,所述的光电直读装置包括通讯装置、单片机、至少一个发光管和至少一个接收管,所述的发光管和接收管分别沿同一圆周均分设置在字轮的两侧。
所述的透光块的厚度与外圈弧形透光孔11和内圈弧形透光孔12的深度相同。
所述发光管为红外光发射二极管,所述接收管为红外光接收二极管。
所述的单片机采用ATmega48PA。
所述的通讯装置设置有RS485或M-BUS通讯接口。
所述的透光块为由高透明度环氧树脂浇注而成的透光块。
所述的外圈弧形透光孔11的弧度为30°,各外圈弧形透光孔11间隔的弧度为30°。
所述的内圈弧形透光孔12的弧度为36°,各内圈弧形透光孔12间隔的弧度为3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兴联宜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兴联宜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2551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光电直读无线远传阀控燃气表
- 下一篇:一种远程水表数据分析的数据采集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