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溺水手表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725499.2 | 申请日: | 2015-09-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897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0 |
| 发明(设计)人: | 熊怡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熊怡春 |
| 主分类号: | G04B47/00 | 分类号: | G04B47/00;B63C9/18 |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张金刚 |
| 地址: | 344406 江西省抚州***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溺水 手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救生技术,具体来说是一种防溺水手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游泳救生用品,如“跟屁虫”是绑在使用者身上的,体积太大,不方便携带,产品笨重,对使用者的娱乐体验有很大影响。如专利号:201320532468.6,公开一种救生手表,包括手表、表带及电源模块,手表底部设有一空腔,空腔内设有与电源模块依次连接的中央处理器、压强传感器、微型压缩空气瓶、安全气囊;所述微型压缩空气瓶包括瓶体、自动充气阀、连接管。这样的结构会存在以下技术问题:
1、结构复杂,造价较高,不适于推广;
2、使用不方便;
3、稳定性不强;
4、结构不合理,使用效果差,安全性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以上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造价便宜、稳定性强、使用效果好、安全性高、推广价值高及能快速救生的防溺水手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溺水手表,包括气瓶壳体,气瓶壳体上设有扳扣,气瓶壳体一端设有戳针,戳针穿过弹簧,气瓶壳体内设置有气弹瓶,戳针对准气弹瓶口,气瓶壳体另一端连接有保护盖,气瓶壳体上设有接头,接头与气弹瓶口相对,且在同一气道上,接头与气囊连接,气囊设于气囊收纳盒中,气瓶壳体与气囊收纳盒连接在一起,气瓶壳体及气囊收纳盒均与表带连接。
所述扳扣包括扳扣本体,扳扣本体一端内表面设有扳块,扳块抵住戳针,销针穿过气瓶壳体及扳块。
所述戳针包括戳针头和戳针体,戳针头处设有密封圈。
所述气弹瓶与气瓶壳体内部螺纹连接,气弹瓶内装有固态二氧化碳,其气压为7~9MPa。
所述接头与气瓶壳体螺纹连接,接头处设有密封圈。
所述气囊收纳盒包括盒体,盒体一侧边开设有接头安装孔,盒体上设置有盒盖,盒盖外侧边设有固定块,固定块内设有磁铁,磁铁吸附在盒体侧边。
所述气瓶壳体与气囊收纳盒通过连接件连接,连接件一端部设有倒钩结构,倒钩插入到气瓶壳体上的安装部内,连接件上表面与气囊收纳盒固接,表带穿过连接件。
所述气囊为热塑性橡胶气囊,气囊收纳盒为柔性塑料盒。
上述防溺水手表的实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当发生溺水情况时,迅速扳动扳扣,扳扣带动戳针向气弹瓶方向运动,刺破气弹瓶;
(2)、弹簧使戳针复位,气弹瓶内的固体迅速产生气体,由于整个气瓶壳体密封,接头与气弹瓶口在同一气道上,气体喷向气囊;
(3)、气囊进行快速充气,充气过程中气囊收纳盒的盒盖自动打开,充气过程为0.5~1.5秒;
(4)、气囊充好气后,使人往上浮起,从而得救;
(5)、得救后,气囊放气,重新叠好后放入气囊收纳盒中,更换气弹瓶,从而实现重复使用。
所述步骤(3)中气囊收纳盒包括盒体,盒体一侧边开设有接头安装孔,盒体上设置有盒盖,盒盖外侧边设有固定块,固定块内设有磁铁,磁铁吸附在盒体侧边,气弹瓶与气瓶壳体内部螺纹连接,气弹瓶内装有固态二氧化碳,其气压为7~9MPa。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的优点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包括气瓶壳体,气瓶壳体上设有扳扣,气瓶壳体一端设有戳针,戳针穿过弹簧,气瓶壳体内设置有气弹瓶,戳针对准气弹瓶口,气瓶壳体另一端连接有保护盖,气瓶壳体上设有接头,接头与气弹瓶口相对,且在同一气道上,接头与气囊连接,气囊设于气囊收纳盒中,气瓶壳体与气囊收纳盒连接在一起,气瓶壳体及气囊收纳盒均与表带连接,具有结构简单、造价便宜、稳定性强、使用效果好、安全性高、推广价值高及能快速救生等特点。
2、本实用新型中的扳扣包括扳扣本体,扳扣本体一端内表面设有扳块,扳块抵住戳针,销针穿过气瓶壳体及扳块,结构简单合理,造价便宜,维修方便。
3、本实用新型中的气弹瓶与气瓶壳体内部螺纹连接,气弹瓶内装有固态二氧化碳,其气压为7~9MPa,能保证在水面下的使用效果,适用范围广。
4、本实用新型中的气囊收纳盒包括盒体,盒体一侧边开设有接头安装孔,盒体上设置有盒盖,盒盖外侧边设有固定块,固定块内设有磁铁,磁铁吸附在盒体侧边,结构简单,保证在正常游泳时,不会影响使用者。
5、本实用新型中的气瓶壳体与气囊收纳盒通过连接件连接,连接件一端部设有倒钩结构,倒钩插入到气瓶壳体上的安装部内,连接件上表面与气囊收纳盒固接,表带穿过连接件,连接牢固,安全性高,保证救生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熊怡春,未经熊怡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2549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