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含油蒸汽处理的冷凝分离塔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25445.6 | 申请日: | 2015-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421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24 |
发明(设计)人: | 宋启祥;尚立蔚;王运波;谢培军;李志玉;王灏琨 | 申请(专利权)人: | 甘肃蓝科石化高新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00 | 分类号: | B01D5/00;B01D46/10;C02F1/40 |
代理公司: | 甘肃省知识产权事务中心 62100 | 代理人: | 马英 |
地址: | 730070 ***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含油 蒸汽 处理 冷凝 分离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开采技术环保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含油蒸汽处理的冷凝分离塔。
背景技术
在油田采油生产过程中,特别是稠油的开采,由于超稠油粘度高、油藏埋深浅、天然能量不足,依靠常规工艺技术无法保证油田的产能和经济效益。为了提高稠油的开采率,蒸汽驱作为成熟的新兴技术在稠油的开采过程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采用这种技术的采出液通常会含有大量的含油蒸汽,目前大多采用直接外排,既造成了油气资源的浪费,又对环境造成了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含油蒸汽处理的冷凝分离塔,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油田废汽直接排放入大气层所带来的污染和热量浪费的问题,达到净化油田废汽,热量充分利用的技术效果。
为此,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用于含油蒸汽处理的冷凝分离塔,包括塔体,所述塔体内的上、中、下部位处分别设置有丝网除沫器、塔板、油水分离结构部件;所述塔体顶部开有不凝气出口,所述塔板上下两端的塔体上分别开有冷却水进口、含油蒸汽进口;所述油水分离结构部件上下端对应的塔体上开有油出口、冷凝水出口。
所述塔板有一组或多组,且该多组塔板自上而下交错排列。
所述塔板采用筛孔或浮阀。
所述油水分离结构部件上方的塔体上安装挡板。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使得含油蒸汽和循环冷却水在塔体内通过一组或几组塔板直接接触,将含油蒸汽直接冷凝成含油污水,接触充分,冷凝效果好,所消耗的循环冷却水量少。加之塔板采用筛孔或浮阀及其自上而下的错位布置,使汽液接触更充分,冷凝效果更好,而将含油蒸汽完全冷凝成液相。而且塔体下段设置的油水分离结构部件,使冷凝后的含油污水在塔内完成油水分离,分离出的水可回用或作为外输热水,分离出的轻质油可作为优质的炼油化工原料,可大大减少运行费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含油蒸汽处理的冷凝分离塔,包括塔体1和支撑塔体1的裙座6,所述塔体1内的上、中、下部位处分别设置有丝网除沫器11(减少不凝气出口液体夹带量)、塔板3、油水分离结构部件8;所述塔体1顶部开有不凝气出口12,所述塔板3上下两端的塔体1上分别开有冷却水进口2、含油蒸汽进口4;所述油水分离结构部件8上下端对应的塔体1上开有油出口9、冷凝水出口7。
所述塔板3有一组或多组,且该多组塔板自上而下交错排列,该塔板3采用筛孔或浮阀,使汽液接触更充分,冷凝效果更好。
所述油水分离结构部件8上方的塔体1上安装挡板10。保证冷凝后的含油污水全部油水分离。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工程:油田废汽从含油蒸汽进口4进入塔内,与从冷却水进口2进入的冷却水在塔板3上完成气液传质、交换,绝大部分的含油蒸汽由气相变成液相,含油蒸汽中的少量的不凝气通过丝网除沫器11,从不凝气出口12出塔,冷凝后的含油污水流入塔体下段,含油污水经过油水分离结构部件8后分成油相和水相,上部油相从油出口9溢出,下部水相从冷凝水出口7出塔。在塔体1的底部设置有排污口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甘肃蓝科石化高新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甘肃蓝科石化高新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2544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桁车式吸泥机
- 下一篇:一种高度可调的缓冲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