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集装箱转锁的电动搬运车车架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25415.5 | 申请日: | 2015-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566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13 |
发明(设计)人: | 张瑜;游骏;姜文东;张玉伟;杨德洲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1/02 | 分类号: | B62D21/02;B60P7/13 |
代理公司: | 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 34115 | 代理人: | 娄岳;金凯 |
地址: | 23060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集装箱 电动 搬运车 车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区域物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集装箱转锁的电动搬运车车架。
背景技术
电动搬运车辆是用蓄电池为动力,以电机传动的工业车辆,具有低噪音、无污染、牵引力大、操作简便、造型新颖、转向轻便灵活、操作舒适安全、性能稳定可靠、维护保养方便等优点,是国防、铁道、邮政、制造业、物流等系统内搬运货物用的理想车辆。
大吨位电动搬运车的车架不仅要承受底盘和挂车以及载货的质量,而且还要承受搬运车行驶过程中产生各种力和力矩。随着物流运输需要,集装箱需要安装在该车架上面,用于运输大型的精密仪器。集装箱是现代货物运输最安全的载体,安全则是集装箱运输的生命线。承载着十几吨重货物的箱体,一旦滑移或侧翻脱离车体,那对人身生命和财产安全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所以集装箱跟车体之间必须通过专门的锁具来连接固定。因此其连接的可靠性不仅关系到整车能否正常行驶,而且还关系到整车的安全性。
同时,随着现代物流搬运车辆设计要求日益提高,我们设计车架时,既要考虑车架是电动搬运车的承载基体,驾驶室、转向桥、驱动桥、蓄电池等大型部件都安装在车架上面;还承受牵引后面平板拖车运输货物过程中所产生的拉力。这就要求车架还必须具有较高的强度和刚度。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集装箱转锁的电动搬运车车架,包括车架本体,该车架本体由多个纵梁、横梁以及端梁焊接而成,所述车架本体前后分别设置有前桥支座和后桥支座,所述车架本体的四个端角处均设置有集装箱转锁机构,所述集装箱转锁机构包括锁头、锁身、用于旋转锁头的手柄以及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与所述车架本体固定连接,该安装板上开设有用于穿过所述锁头的通孔。
进一步地,位于车架本体后段的两根横梁采用贯穿该车架本体宽度方向的长横梁,位于车架本体中段的多根横梁均采用依次错开的短横梁。
优选地,所述前桥支座和后桥支座均焊接在车架本体中部的纵梁的下翼面。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电动搬运车的车架,不仅可以承受搬运车行驶过程中产生各种力和力矩,同时车架的可靠性保证了整车正常安全行驶;通过在电动搬运车车架上安装了四个集装箱转锁机构,大吨位的电动搬运车可以通过安装集装箱形式长距离地运输大型的精密产品,拓展了此类车型使用场合和范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面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背面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集装箱转锁机构的结构视图。
图中:10、车架本体,11、纵梁,12、横梁,121、长横梁,122、短横梁,13、端梁,20、前桥支座,30、后桥支座,40、集装箱转锁机构,41、锁头,42、锁身,43、手柄,44、安装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作详细的说明。
如图1、2和3所示,所述电动搬运车车架包括车架本体10,该车架本体前后分别设置有前桥支座20和后桥支座30。
所述车架本体10由多个纵梁11、横梁12以及端梁13焊接而成,本实施例中包括六段纵梁和八段横梁组成,横梁与纵梁相互连接,形成了框架箱型结构。车架本体两边的纵梁采用抗弯强度较好的槽型截面梁,由槽钢[16构成,材料为16Mn,采用此种结构保证车架本体中后段的抗弯强度。车架本体中间四根纵梁采用槽钢[18对接拼焊,增加车架长度方向的刚性。
由于车架本体后段刚性较大,而大部分车架变形(包括弯曲和扭转)均集中在车架本体的中后段,所以在车架后段的两根横梁采用贯穿该车架本体宽度方向的长横梁121,由槽钢[16构成,避免应力集中。位于车架本体中段的多段横梁均采用依次错开的短横梁122,保证了车架的强度,避免了重载荷产生的此位置变形。
为了保证车辆操纵稳定,减少轴转向,提高侧倾稳定性,所述前桥支座20和后桥支座30均焊接在车架本体中部的纵梁的下翼面,可减少焊接变形。车架设计中,横梁和纵梁连接处的结构形式至关重要,通过将横梁与纵梁的上下翼缘以及腹板相连,可使纵梁上的力直接传到横梁上面,这样既有利于提高纵梁抗扭强度,又可以避免在扭转严重的情况下会产生约束扭转,防止纵梁翼缘上出现较大应力。为了满足车架的承载能力,各焊接位置平整牢固,整体结构设计合理且受力均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2541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