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夹胶玻璃真空袋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24795.0 | 申请日: | 2015-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097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03 |
发明(设计)人: | 许锂锂;沈永坚;褚迎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华东计算技术研究所实验工厂 |
主分类号: | B32B37/10 | 分类号: | B32B37/10;B32B37/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800***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玻璃 真空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夹胶玻璃真空袋,用于夹胶玻璃真空复合过程中。
背景技术
夹胶玻璃由两片以上玻璃及相邻两片玻璃之间的有机聚合物中间膜构成,经过抽真空及高温工艺处理后,玻璃与中间膜粘合为一体,形成复合玻璃产品。
在现有技术中,用于玻璃复合的抽真空、加热过程通常都在真空袋中进行。然而,现有的用于此处的真空袋具有以下缺点:1)制作工艺复杂,成本高;2)不易清洗;3)制作真空袋的材料在分解后不可再次使用;4)抽真空、加热过程中极易漏气。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合理简单、易于操作、成本低、易清洗、材料可再回收利用的新型夹胶玻璃真空袋。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新型夹胶玻璃真空袋,包括下硅胶膜片、上硅胶膜片及设置于下硅胶膜片上表面的大铜质框、小铜质框、第一排气垫片和第二排气垫片,所述小铜质框位于所述大铜质框内,所述小铜质框内设置有第一排气垫片,所述大铜质框内设置有第二排气垫片,所述大铜质框设置有若干个上下贯通该大铜质框的排气通孔,所述小铜质框均匀设置有若干个上下贯通该大铜质框的排气通孔,所述上硅胶膜片设置有第一排气口和第二排气口,抽真空时,所述上硅胶膜片盖设于所述下硅胶膜片、所述大铜质框、所述小铜质框、所述第一排气垫片及所述第二排气垫片上,所述第一排气口、所述第二排气口分别正对所述第一排气垫片和第二排气垫片,所述上硅胶膜片的整圈外边缘、所述下硅胶膜片的整圈外边缘均位于所述大铜质框的外侧。
所述大铜质框、所述小铜质框均为方形框,所述大铜质框的一侧边中部为向外凸出的“U”形,所述第二排气垫片位于该“U”形边框内,所述小铜质框的一侧边中部为向外凸出的“U”形,所述第一排气垫片位于该“U”形边框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合理简单、易于操作、成本低、易清洗、材料可再回收利用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下硅胶膜片、大铜质框、小铜质框、第一排气垫片及第二排气垫片配合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上硅胶膜片的结构示意图。
在图中:1-下硅胶膜片;2-大铜质框;3-小铜质框;4-排气通孔;5-第一排气垫片;6-第二排气垫片;7-上硅胶膜片;8-第一排气口;9-第二排气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
如图1、图2所示,一种新型夹胶玻璃真空袋,包括下硅胶膜片1、上硅胶膜片7及设置于下硅胶膜片1上表面的大铜质框2、小铜质框3、第一排气垫片5和第二排气垫片6,小铜质框3位于大铜质框2内,小铜质框3内设置有第一排气垫片5,大铜质框2内设置有第二排气垫片6,大铜质框2设置有若干个上下贯通该大铜质框2的排气通孔4,小铜质框3均匀设置有若干个上下贯通该大铜质框2的排气通孔4,上硅胶膜片7设置有第一排气口8和第二排气口9,抽真空时,上硅胶膜片7盖设于下硅胶膜片1、大铜质框2、小铜质框3、第一排气垫片5及第二排气垫片6上,第一排气口8、第二排气口9分别正对第一排气垫片5和第二排气垫片6,上硅胶膜片7的整圈外边缘、下硅胶膜片1的整圈外边缘均位于大铜质框2的外侧
参见图1,大铜质框2、小铜质框3均为方形框,大铜质框2的一侧边中部为向外凸出的“U”形,第二排气垫片6位于该“U”形边框内,小铜质框3的一侧边中部为向外凸出的“U”形,第一排气垫片5位于该“U”形边框内。
工作时,将下硅胶膜片1水平放置于烘箱隔板上,将大铜质框2、小铜质框3、第一排气垫片5、第二排气垫片6分别放置于下硅胶膜片1的相应位置上,将上硅胶膜片7的第一排气口8、第二排气口9分别对准第一排气垫片5和第二排气垫片6,将第一排气口8、第二排气口9与真空泵可靠连接,即可进行抽真空及加热。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内容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的简单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均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华东计算技术研究所实验工厂,未经上海华东计算技术研究所实验工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2479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铜铟镓硒薄膜太阳能电池吸收层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软包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