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捻槽联合机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24223.2 | 申请日: | 2015-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157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30 |
发明(设计)人: | 冯黑孩;冯志刚;冯乐 | 申请(专利权)人: | 冯志刚 |
主分类号: | D01H1/00 | 分类号: | D01H1/00;D01H1/24 |
代理公司: | 太原华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4108 | 代理人: | 郭小飞 |
地址: | 043000 山西省侯***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联合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机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产多功能股线的捻槽联合机。
背景技术
捻线机是将多股细纱捻成一股的纺织机械设备,是将纱或并合后股纱制品加工成线型制品、供织造和针织用线。传统的捻线机部分的电机输出轴相连,纱锭前端设有连接件等相对应于分接开关。其加捻过程一般是握持点(输入须条的前罗拉)→加捻点(锭翼,锭子,钢丝圈)→卷绕点(卷装为第二握持点),该加捻范围受钢领和钢丝圈的制约,生产中工序冗长,设备使用繁多,且占地面积大,用工耗电多,严重制约着企业的经济发展。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捻槽联合机,该联合机实现了捻、络两道工序同步完成的功能,减少了环锭机的繁复生产流程,占地面积小,能耗低,可加工不同股线、无结长度股线等高质量产品。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捻槽联合机,该联合机具有两个以上捻络装置,所述捻络装置分段布置且彼此相邻地固定在机器的纵向轴线的两侧,所述捻络装置包括空心导线轴、喂入并纱筒子、轴承座、槽筒横梁、股线筒子、槽筒、导线小轮、滚盘、超喂装置、双张力盘、加捻钩、器盘和器带,轴承座、槽筒横梁、导线小轮、双张力盘、滚盘安装在机器的机架上,轴承座的上方设有空心导线轴,喂入并纱筒子穿设在空心导线轴上,器盘设在轴承座下方的轴上,加捻钩固定在器盘的底部并可随器盘转动,器盘通过器带与双张力架、滚盘连接,超喂装置安装在机器的机架上且位于加捻钩的下方,槽筒横梁的上方设有槽筒和股线筒子,所述槽筒与股线筒子摩擦连接。
进一步地,相对设置的两个捻络装置为一台,一台上设有24个器盘,左、右各12个,所述器盘的直径为28mm。
进一步地,所述捻槽联合机采用V形加捻方式,其捻度范围为318~700捻/米,其捻向为S形。
进一步地,所述超喂装置采用空心导纱管内引纱,采用并纱筒子进行喂入。
进一步地,所述捻槽联合机的捻合股数为2~5股。
进一步地,所述捻槽联合机采用单独电机三角皮带传动。
进一步地,所述捻槽联合机的络筒采用胶木槽筒进行卷绕,其导纱方式为槽筒式,络筒形式为双面式。
进一步地,所述捻槽联合机的络纱速度为20~40m/min。
进一步地,纱线对槽筒的包围角为54~78°。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解决了环锭机在生产中工序冗长,设备使用繁多,占地面积大,用工耗电多,生产费用高的弊端,可有效降低生产管理费50%;
2、捻络传动部位100%的轴承化,零部件比环锭机减少70%,机型简单,结构合理,操作简便,易于掌握,可减少设备投资70%,能提高生产率200%;
3、广泛适用于棉、麻、毛纺及化学纤维,人造纤维,合成纤维的加工,即使是粗支多股,粗细差异较大的股线产品也能加工;
4、产量高、质量好,按标准台计算,每班可产股线120公斤,若要是三班加工,日产股线360公斤,是环锭机股线产量的1.7倍,且产品的档次高,大卷装无结线,粗细均匀光滑美观,弹性好强度高,抗绕耐曲,平衡耐热符合国标,筒线长度和重量的合格率均能达到100%;
5、一机就能加工多品种多股数的股线产品和揽线产品,还可在超喂之后加装不同的加工装置,进行可能的加工,例如卷成松式染色筒直接染色;
6、动力匹配科学,省电节能,120器的标准台,仅用3.5KW电机就能保证正常的生产运行,比环锭机耗电量降低了150%。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空心导线轴,2-喂入并纱筒子,3-轴承座,4-股线筒子,5-槽筒,6-槽筒横梁,7-导线小轮,8-滚盘,9-超喂装置,10-双张力盘,11-加捻钩,12-器盘,13-器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以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冯志刚,未经冯志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2422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