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茶叶自动发酵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24019.0 | 申请日: | 2015-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692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0 |
发明(设计)人: | 娄利明;叶阳;董春旺 | 申请(专利权)人: | 绍兴安亿智能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F3/08 | 分类号: | A23F3/08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0 | 代理人: | 刘晓春 |
地址: | 312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茶叶 自动 发酵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茶叶加工机械,尤其是涉及一种茶叶自动发酵装置。
背景技术
发酵是形成红茶质量的最关键工序,发酵时间一般在3小时左右,发酵湿度大于90%。经过发酵,茶叶原料叶色由绿变红,形成红茶红叶红汤的品质特点,其关键在于控制发酵茶多酚酶性氧化聚合反应所需要的温度、湿度和氧气量。
公开号为CN203378508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可视化红茶自动发酵装置,该装置包括机架、设置在机架上的发酵单元、对发酵单元进行温湿度控制的温湿度系统和控制系统;发酵筒的一端下部设有一出料门。其发酵筒为透明材质,通过采用透明材质的发酵筒,解决传统发酵设备停机取样后观察发酵状态的方式,但因料门出口太小,出料后筒内剩余及夹杂的发酵叶无法清理。同时,仅靠吹入的湿热空气加热在制品,虽然环境温湿度能稳定在设定值,但当装料较多时,造成起始的1小时在制品叶温提升缓慢。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以上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茶叶自动发酵装置。
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茶叶自动发酵装置,所述发酵装置包括支架和发酵筒,所述发酵筒设置于所述支架内,所述发酵筒的底部设置加热腔,所述加热腔为内部中空结构,所述加热腔内部通有用于加热的液体介质,所述加热后的液体介质为发酵筒内的茶叶发酵提供热量。
进一步地,所述发酵装置包括加热箱,所述加热箱容纳用于加热的液体介质,所述加热箱内部设置加热器,所述加热器用于为液体介质进行加热;所述发酵装置设置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用于连接加热腔与加热箱;所述发酵装置设置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二连接管用于连接加热箱与循环泵;所述发酵装置设置第三连接管,所述第三连接管用于连接循环泵与加热腔,所述循环泵用于加热腔内部液体介质的循环流动。
进一步地,所述发酵装置设置第四连接管,所述第四连接管用于从外部引入液体介质至加热箱,所述加热箱设置液位传感器,所述液位传感器用于当加热箱内液体介质的液位低于液位传感器时向控制系统发送反馈信号,所述液位传感器的位置高度高于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位置高度。当加热箱内的液体介质的液位低于液位传感器时,所述液位传感器促使控制系统控制向加热箱输送液体介质。
进一步地,所述发酵筒设置隧道加热装置,所述隧道加热装置为发酵筒内提供温湿的空气。所述隧道加热装置使得发酵筒内环境的温湿度分部更均匀且温升较快。
进一步地,所述发酵筒为复合式发酵筒,所述复合式发酵筒包括上发酵室和下发酵筒,所述上发酵室为长方体,所述下发酵筒为半圆柱体;所述发酵筒内设置搅拌板,所述搅拌板设置在翻拌轴上,所述翻拌轴一端连接在支座上,所述翻拌轴的另一端连接在电机上,所述翻拌轴可以相对于支座转动,所述支座设置在支架上。设置上发酵室为长方体,且使用搅拌板对茶叶堆进行翻拌,使得茶叶不会粘附在上发酵室内侧壁上。
进一步地,所述下发酵筒为双层腔体结构,上层腔体为发酵部分,下层腔体为加热腔部分。所述加热腔内部通有用于加热的液体介质,所述加热后的液体介质为发酵筒内的茶叶发酵提供热量。
进一步地,所述发酵筒上部设置照明光源,所述照明光源伸入发酵筒内且对发酵筒内提供照明,所述发酵筒的侧面设置观察窗。在所述发酵筒上部设置照明光源,是为了使得从所述发酵筒侧面设置的观察窗来观察茶叶的发酵状态更为方便。
进一步地,所述发酵筒上部设置装料门,所述发酵筒端部设置发酵门,所述发酵门通过二节杆连接在发酵筒上,所述二节杆中间设置转轴,所述二节杆可以绕转轴弯折。
进一步地,所述发酵门上设置轴孔,所述轴孔穿过翻拌轴,所述发酵门与发酵筒之间的最大开度为45度。
进一步地,所述发酵筒上部设置换气口,所述换气口内设置温湿度传感器。所述温湿度传感器用于监测发酵筒内环境的温湿度。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茶叶自动发酵装置,所述发酵装置采用底部液体介质加热的方式,使得发酵筒内茶叶堆的温度分布更均匀且温升较快,同时配合发酵筒内的隧道加热装置,使得发酵筒内环境的温湿度分布更加均匀;所述发酵装置的发酵筒包括上发酵室和下发酵筒,所述上发酵室为长方体,所述下发酵筒为半圆柱体,使得茶叶在搅拌时不会粘附在上发酵室内侧壁上;所述发酵装置采用观察窗和照明光源,使得从所述发酵筒侧面设置的观察窗来观察茶叶的发酵状态更为方便;所述发酵装置的发酵筒上部设置换气口,所述换气口内设置温湿度传感器,所述温湿度传感器便于监测发酵筒内环境的温湿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茶叶自动发酵装置的轴测图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绍兴安亿智能机械有限公司,未经绍兴安亿智能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2401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终端及其显示数据的方法
- 下一篇:激光光线的光点形状检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