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止阀帽遗失的膨胀阀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23751.6 | 申请日: | 2015-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369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17 |
发明(设计)人: | 周水根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鸿森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51/00 | 分类号: | F16K5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1800***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止 遗失 膨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一种制冷设备,具体地指一种防止阀帽遗失的膨胀阀。
背景技术
膨胀阀是制冷系统中的一个重要部件,一般安装于储液筒和蒸发器之间。膨胀阀使中温高压的液体制冷剂通过其节流成为低温低压的湿蒸汽,然后制冷剂在蒸发器中吸收热量达到制冷效果,膨胀阀通过蒸发器末端的过热度变化来控制阀门流量,防止出现蒸发器面积利用不足和敲缸现象。现有的膨胀阀其在调节制冷剂流入管道和流出管道开度大小的过程中需要松开阀帽进行调节,阀帽松开后往往谁手丢弃,导致了阀帽的大量遗失并且随着阀帽遗失进一步的灰尘进入膨胀阀内部引起众多技术故障,如何在结构上防止阀帽遗失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研究的对象。另外现有的膨胀阀密封系统大都采用密封圈套接阀杆,然后径向密封阀体,该种密封方式由于密封圈老化以及收缩率的不同往往会出现制冷剂泄漏等技术故障、使用寿命较短。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使用寿命长、密封效果好防止阀帽遗失的膨胀阀。
一种防止阀帽遗失的膨胀阀,包括阀帽、调节座、阀体以及设于阀体内部的阀芯组件,所述的阀帽上设有凸起,凸起与阀帽之间设有内凹的圆槽,圆槽上套接有保险带一端的第一圆环,保险带另一端设有第二圆环,第二圆环套接阀体或者调节座。该种膨胀阀通过保险带结构一端由第二圆环套接阀体或者调节座实现固定连接,另一端由第一圆环套接阀帽,在阀帽松开后阀帽不会遗失,而是会由保险带连接着实现再次密封。阀帽螺纹连接调节座。
所述阀芯组件包括控制制冷剂流入管道和流出管道开度的锥形阀芯,锥形阀芯底部套接弹簧一端,弹簧另一端套接阀杆,阀杆外周螺纹连接有调节螺母;所述阀杆一端以及调节螺母安装于调节座内,调节座螺纹连接阀体。该种阀芯组件通过调节螺母以及调节座双重的调节作用控制弹簧对于锥形阀芯的弹簧力,实现制冷剂流入管道和流出管道开度的精确控制性能。
作为结构优选阀杆的杆体上设有环形凸缘,环形凸缘底面设有安装了密封环的密封槽,环形凸缘底面连接调节座内部的台阶孔端面,该种密封方式是一种阀杆轴向的密封方式,改变了传统结构中阀杆径向密封导致的磨损泄漏问题。
所述的制冷剂流入管道和流出管道端部均螺纹连接有衲子,衲子与制冷剂流入管道和流出管道之间设有塑料封帽,防止灰尘等杂质在运输、仓储过程中进入膨胀阀,而影响其性能。作为进一步的防尘、防杂质的技术手段,制冷剂流入管道管口设有过滤网。
本实用新型通过保险带结构一端由第二圆环套接阀体或者调节座实现固定连接,另一端由第一圆环套接阀帽,在阀帽松开后阀帽不会遗失,而是会由保险带连接着实现再次密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防止阀帽遗失的膨胀阀的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保险带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防止阀帽遗失的膨胀阀,包括阀帽12、调节座7、阀体4以及设于阀体4内部的阀芯组件,阀帽12上设有凸起,凸起与阀帽之间设有内凹的圆槽,圆槽上套接有保险带10一端的第一圆环13,保险带10另一端设有第二圆环14,第二圆环14套接阀体4或者调节座7,由保险带10实现防遗失功能。阀帽12螺纹连接调节座7。
为了实现更加精确的流量调节性能,阀芯组件包括控制制冷剂流入管道8和流出管道9开度的锥形阀芯5,锥形阀芯5底部套接弹簧15一端,弹簧15另一端套接阀杆6,阀杆6外周螺纹连接有调节螺母16。阀杆6一端以及调节螺母16安装于调节座7内,调节座7螺纹连接阀体。调节螺母16以及调节座7实现了制冷剂流入管道8和流出管道9开度的双重调节性能。
作为结构优选阀杆6的杆体上设有环形凸缘,环形凸缘底面设有安装了密封环11的密封槽,环形凸缘底面连接调节座7内部的台阶孔端面。
为了防止灰尘进入以及保护螺纹,制冷剂流入管道8和流出管道9端部均螺纹连接有衲子1,衲子1与制冷剂流入管道8和流出管道9之间设有塑料封帽2。制冷剂流入管道8管口设有过滤网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鸿森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鸿森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2375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