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预制泵站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723679.7 | 申请日: | 2015-09-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887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16 |
| 发明(设计)人: | 赖华煌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华南泵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3F5/22 | 分类号: | E03F5/22 |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曾旻辉 |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预制 泵站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泵站技术,特别涉及一种预制泵站。
背景技术
随着水污染环境、城市内涝越来越严重及国家城镇化进程加快,工业及生活废水排放越来越多的领域不能自流到污水厂,这要用泵站提升及输送。传统泵站的安装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需要准备施工现场、用混凝土浇铸及大量时间等混凝土变硬,然后确定进水点,钻孔,再安装组件,工序复杂,工期长,为解决这一问题,一般采用工厂预先制作泵站,然后再将制作好的泵站进行安装的方式,但是一般的预制泵站的水泵通过螺钉固定在底座上,由于泵站内的污水的腐蚀等作用,时间久了容易造成水泵松动等问题。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预制泵站,水泵安装稳定。
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预制泵站,包括筒体、底座,所述筒体设置在所述底座上,底座包括底板、侧板,所述底板位于筒体的下端,底板与所述侧板的上端连接围成容纳腔,所述侧板上设有至少一个灌注孔,所述灌注孔与容纳腔连通,所述底板上设有安装孔,所述筒体内设有至少一个水泵、至少一个耦合机构,锚接件穿过安装孔将所述耦合机构固定在底板上,所述耦合机构的一端与所述水泵连接。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如下:
所述底板中部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外周的底板朝凹槽倾斜,所述水泵位于凹槽上方且靠近所述凹槽,所述侧板的下端外沿设有凸台。
所述筒体上开设有进水孔与出水孔,所述筒体内还设有粉碎型格栅、至少一根出水管,所述进水孔内设有进水管,所述粉碎性格栅安装在所述进水管的出口处,所述出水孔内设有出水合流管,所述出水管的一端与所述出水合流管连通,另一端与所述耦合机构连通。
所述进水管上设有进水闸门,所述出水合流管上设有出水闸门,且所述进水闸门、出水闸门均位于筒体内。
所述进水管上还设有第一电磁流量计,所述出水合流管上还设有第二电磁流量计,所述第一电磁流量计设置在进水闸门下游,所述第二电磁流量计设置在出水闸门的下游。
所述筒体内还设有维修平台、液位传感器、竖杆,所述维修平台位于筒体中部,所述液位传感器、竖杆的上端均与维修平台连接,所述竖杆上沿其轴向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浮球液位计。
所述筒体的上端设有检修口,所述检修口与维修平台之间设有防滑爬梯,且检修口处设有与之匹配的井盖,所述井盖的一侧与筒体转动连接,且井盖与筒体之间设有气动弹簧。
所述筒体上端与粉碎型格栅之间设置有第一提升件,所述水泵与维修平台之间设置有第二提升件。
所述的预制泵站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水泵、浮球液位计、液位传感器分别电性连接。
所述筒体外壁上端设有至少两个拉杆挂耳,所述拉杆挂耳沿筒体轴心线均匀布置。
下面对前述技术方案的优点或原理进行说明:
上述预制泵站,通过底板与侧板的上端连接围成容纳腔,所述侧板上设置至少一个灌注孔,预制泵站安装在基坑内后,从灌注孔浇注混凝土到容纳腔内,底板上的锚接件被混凝土包围,使耦合机构与底座连成一体,从而使水泵与耦合件稳固地安装在底座上,避免锚接件出现松脱影响水泵的稳定性,且底座通过混凝土与基坑内的基座连成一体,整体安装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预制泵站的俯视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的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预制泵站安装在基坑内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筒体,110、维修平台,120、检修口,130、防滑爬梯,140、井盖,150、气动弹簧,160、拉杆挂耳,162、抗浮拉杆,20、底座,210、底板,212、凹槽,220、侧板,222、灌注孔,224、凸台,30、水泵,310、第二提升件,40、耦合机构,410、锚接件,50、粉碎型格栅,510、第一提升件,60、出水管,61、出水合流管,610、出水闸门,70、进水管,710、进水闸门,80、液位传感器,90、竖杆,910、浮球液位计,100、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华南泵业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华南泵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2367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大跨度预应力圆顶结构
- 下一篇:一种便捷设置的落地式小便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