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缆终端内置光纤温度监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23202.9 | 申请日: | 2015-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462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8 |
发明(设计)人: | 傅明利;田野;侯帅;卓然;惠宝军;曾彤;阳林;郝艳捧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技术研究中心;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K11/32 | 分类号: | G01K11/32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何传锋 |
地址: | 510080 广东省广州市越***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缆 终端 内置 光纤 温度 监测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设备监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缆终端内置光纤 温度监测系统。
背景技术
在电力电缆传输系统中,电缆终端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故障发生的概率 统计中,电缆附件(即终端与接头)发生故障的概率达到70%,电缆附件质量 的好坏直接影响电缆传输系统的可靠运行。电缆终端运行期间,如若温度过高 会影响绝缘材料的绝缘性能,引起绝缘老化,缩短终端使用寿命,严重情况会 导致火灾及停电事故;同时,终端线芯导体温度和终端各绝缘层温差是确定电 缆终端载流量的限制条件,因此对电缆终端温度实时监测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对电缆终端温度的监测主要是对通过非接触式的红外热像法和接触式 的温度传感器法测量其表面温度,从而推测终端内部温度分布情况。但是,电 缆终端的热状态不是孤立的热效应作用结果,它是终端的几何结构、各绝缘介 质的材料参数、线芯通流大小以及环境温度等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同时, 终端外表面温度受环境温度的影响显著,仅通过外表面温度推测出的终端内绝 缘温度和线芯最高温度是存在很大误差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电缆终端内置光纤温度监 测系统,其可通过感温光纤植入电缆终端内部并对电缆终端内局部温度进行实 时监测,以便准确计算电缆终端内温度分布状况。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缆终端内置光纤温度监 测系统,包括感温光纤、电缆终端、前置光纤、光纤测温装置及用于对所测温 度数据进行实时处理分析的数据分析系统;所述感温光纤一端植入所述电缆终 端内部,另一端与所述前置光纤熔接;所述前置光纤、光纤测温装置及数据分 析系统依次连接。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电缆终端包括导电线芯、包裹所述导电线芯的 XLPE(交联聚乙烯英文名称的缩写)绝缘层及套接于所述XLPE绝缘层外表面 上的增强绝缘层;所述感温光纤缠绕于所述增强绝缘层的外表面上。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电缆终端还包括铜托,所述铜托设于所述电缆 终端的端口处,所述铜托处设有便于所述感温光纤引出的引出口。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增强绝缘层外表面上设有便于将感温光纤固定 于所述增强绝缘层上的硅橡胶材料层。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电缆终端内部还设有用于确保所述电缆终端密 封性的硅油。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感温光纤与前置光纤的熔接处设有熔接管。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前置光纤与光纤测温装置通过光纤跳线连接。
实施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由于感温光纤植入电缆终端内部,即可 通过感温光纤、前置光纤及光纤测温装置将电缆终端内测得的局部温度数据传 输至数据分析系统,数据分析系统内有一套电缆终端局部温度与电缆终端导电 线芯最高温度、电缆终端各绝缘层最大温差一一对应的数据库,通过输入电缆 终端的局部温度得到对应的终端线芯最高温度和终端各绝缘层最大温差,从而 实时准确评估电缆终端温度状态,及时发现故障隐患,实现对电缆终端温度状 态的实时诊断,确保终端的正常运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缆终端内置光纤温度监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感温光纤植入电缆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部的局部放大细化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 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电缆终端内置光纤温度监测系统,包括感温 光纤、电缆终端、前置光纤、光纤测温装置及用于对所测温度数据进行实时处 理分析的数据分析系统;所述感温光纤一端植入所述电缆终端内部,另一端与 所述前置光纤熔接;所述前置光纤、光纤测温装置及数据分析系统依次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技术研究中心;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技术研究中心;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2320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