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冲吸式口护刷牙棒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22443.1 | 申请日: | 2015-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191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10 |
发明(设计)人: | 方垂璧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C17/02 | 分类号: | A61C17/02;A46B9/04;A46B7/10;A46B5/00;A46B15/00;A46B11/02 |
代理公司: | 上海世贸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1128 | 代理人: | 严新德 |
地址: | 20000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冲吸式口护 刷牙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冲吸式口护吸痰管,尤其是一种冲吸式口护刷牙棒。
背景技术
临床行口插管或气管切开的患者需进行口腔护理以防止感染,同时保持患者的舒适。现临床应用“冲吸式口护吸痰管”,其作用冲洗口腔、刷牙、刷舌苔及腭面、吸引口腔内分泌物或痰液。但该“冲吸式口护吸痰管”临床存在以下问题:
1.需用此类物品患者多为配合能力较差或无,全身情况欠。故单侧刷头在改变方位时易致出血、破损,并造成患者不舒适感。
2.原单孔大且方位不适宜,冲洗未能顾及各接触面,且易入量过多,造成呛咳。
3.原握柄未考虑护士的个体差异性,手较小容易脱落。
4.原负压口需护士用指腹按压,密闭性较差,且容易污染,同时不适宜持续吸引。
5.原尾端连接吸引管,容易断开,且质地较硬,拖拉过重或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要提供一种冲吸式口护刷牙棒,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更全方位的清洁并冲洗口腔接触面,提高患者舒适感,方便临床护理人员操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冲吸式口护刷牙棒,包括握柄、毛刷,其特征在于:所述毛刷为三段式毛刷,三段式毛刷由从前往后递进的短、中、长三种长度的清洁毛构成,且清洁毛沿圆周360度分布,三段式毛刷的二处缝隙中各设有若干个清洁口腔的出水小孔,毛刷前端设有吸水孔,所述毛刷与握柄之间360度转动连接。
所述握柄呈椭圆形,侧面设置可控制吸引的漏斗形负压开关;所述握柄前端则面设有出水孔,出水孔通过软管连接注射器。
所述握柄尾端连接延伸软管,延伸软管设有可连接负压吸引子接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更完美体现刷牙棒的优势,改进现临床使用出现的弊端。
(1)采用头端设置360度旋转毛刷,三段有缝连接,二处缝隙各设置6个小孔。更全方位的清洁并冲洗口腔接触面,提高患者舒适感,方便临床护理人员操作。360度旋转毛刷头及加压小孔的新型设计,可全方位的清洁口腔各接触面及牙缝处,并清除顽固污渍及分泌物
(2)握柄设计为椭圆型,侧面设置可控制吸引的开关,可选择持续或间断吸引,配合360度旋转毛刷头。
(3)尾端设计10cm长的延伸软管,携带可连接负压吸引的子接头,操作时杜绝尾端断开现象,增加操作空间,且弹性软管及子接头方便连接较重或较长的负压连接管。
(4)有选择的吸引方式,更贴近临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冲吸式口护刷牙棒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冲吸式口护刷牙棒,包括握柄1、毛刷2、漏斗形负压开关5、延伸软管6、负压吸引子接头8等。
毛刷2为三段式毛刷,三段式毛刷由从前往后递进的短、中、长三种长度的清洁毛构成,适合口腔容积及符合操作性,并且清洁毛沿圆周360度分布,使口腔任何一面都可接触,并对牙缝也起到清洁作用。三段式毛刷的二处缝隙中各设有六个清洁口腔的出水小孔3,毛刷2前端设有吸水孔4,毛刷2与握柄1之间360度转动连接。
握柄1呈椭圆形,侧面设置可控制吸引的漏斗形负压开关5;握柄1前端则面设有出水孔8,出水孔8通过软管9连接注射器。握柄1尾端连接10cm长的延伸软管6,延伸软管6设有可连接负压吸引子接头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未经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2244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PICC上肢保护装置
- 下一篇:托槽矫治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