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乳酸菌发酵罐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22215.4 | 申请日: | 2015-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461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24 |
发明(设计)人: | 刘冬;毕璋友;李萍;吴成方;董泓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庆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C12M1/38 | 分类号: | C12M1/38;C12M1/34;C12M1/04;C12M1/02;C12M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6003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乳酸菌 发酵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发酵罐,具体涉及一种乳酸菌发酵罐。
背景技术
乳酸菌不仅可以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改善食品风味,提高食品保藏性和附加值,而且乳酸菌的特殊生理活性和营养功能,正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而在乳酸菌的发酵制造设备中还是存在着一些的缺陷需要改进:
1、乳酸菌为厌氧型细菌,在乳酸菌发酵过程中应尽量的降低发酵罐中的氧气,但向发酵罐中进料无法避免的由氧气的进入,现有技术中只有对空气的隔离,没有措施排出发酵罐中的氧气;
2、发酵罐内部设置有搅拌装置,但搅拌装置不仅搅拌效果不好,而且清洗复杂,给工人带来了工作困难;
3、发酵罐设置有加热装置和降温装置,加热过程中容易出现局部加热,致使局部温度过高,给发酵过程带来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清洗方便,搅拌效果好,能够更加有效的控制发酵罐内部温度,避免出现局部温度过高现象,并可以有效的排出发酵罐中氧气的乳酸菌发酵罐。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一种乳酸菌发酵罐,所述乳酸菌发酵罐包括发酵罐和搅拌装置,所述发酵罐顶端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带动搅拌装置的转轴转动,所述发酵罐外壁设置有隔热层,所述发酵罐上端侧面设置有进料口,发酵罐下端侧面设置有出料口,所述搅拌装置的转轴另一端固接有转动框架,所述转动框架围绕固定管架设置,所述固定管架下端固接有支杆,所述支杆另一端与发酵罐内壁连接,所述发酵罐的隔热层与发酵罐外壁之间有密封夹层,所述密封夹层上下两端分别连接有管路,所述密封夹层的下端管路设置有泵,所述管路分别与冷管、热管连接,所述冷管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开关一和开关二,所述开关一与开关二之间设置有冷凝器,所述热管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开关三和开关四,所述开关三和开关四之间设置有制热器,所述开关一、开关二、开关三和开关四分别有控制线与控制器连接,所述发酵罐设置有至少两个的温度传感器,所述发酵罐下端设置有二氧化碳吹气装置,所述发酵罐上端设置有二氧化碳出气口。
优选的,所述固定管架的管内设置有加热丝。
优选的,所述控制器与温度传感器、加热丝连接,控制器控制开关一、开关二、开关三、开关四打开闭合,加热丝的启停,泵的正反转和启停。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一种乳酸菌发酵罐,所述转动框架转动,固定管架静止,转动框架围绕固定管架旋转,转动框架与固定管架的配合使用,搅拌效果增强,转动框架和固定管架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安装、清洗容易,为使用的工人带来方便,所述固定管架的管内设置有加热丝,在搅拌过程中加热丝根据发酵罐的温度,控制器控制加热丝的启停,为发酵罐内加热,因转动框架与固定管架之间的距离较近,并且在搅拌过程中加热,使得加热更加均匀,避免出现加热局部温度过高,破坏发酵环境,所述密封夹层中加入制冷和加热媒质,控制器根据温度传感器给控制器传输的数据控制,控制密封夹层中的媒质加热或者制冷循环,而加热、制冷发酵罐的温度,所述二氧化碳吹气装置在发酵罐底部给发酵罐内部供给二氧化碳,因乳酸菌为厌氧型细菌,在二氧化碳供给过程中将发酵罐中的氧气带出,由二氧化碳出气口排出,给发酵罐提供乳酸菌更适宜的环境,所述隔热层将发酵罐与外界环境隔开,避免了外界环境温度对发酵罐的影响。
本实用新型技术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一种乳酸菌发酵罐,搅拌装置设置的转动框架与固定管架相对运动,使搅拌效果更加明显,且搅拌装置结构简单,清洗容易,给工作人员带来了方便;固定管架内设置加热丝,转动框架加速固定管架周围物质的循环,避免了局部温度过高,损坏发酵罐中的乳酸菌;冷管和热管的并列设置,使控制发酵罐温度更加容易;二氧化碳吹气装置有效的降低了发酵罐中氧气浓度,给厌氧型的乳酸菌提供更加适宜的环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乳酸菌发酵罐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一种乳酸菌发酵罐的搅拌装置结构简图;
其中,1、发酵罐,2、开关三,3、开关一,4、冷管,5、热管,6、控制器,7、冷凝器,8、制热器,9、控制线,10、开关二,11、开关四,12、温度传感器,13、二氧化碳吹气装置,14、出料口,15、隔热层,16、密封夹层,17、转动框架,18、固定管架,19、转轴,20、二氧化碳出气口,21、电机,22、进料口,23、支杆,24、泵,25、管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现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庆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安庆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2221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