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半潜驳船倾斜式下潜船尾呆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22181.9 | 申请日: | 2015-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160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30 |
发明(设计)人: | 丁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宝(南通)船厂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B35/40 | 分类号: | B63B35/4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6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驳船 倾斜 下潜 船尾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船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半潜驳船倾斜式下潜船尾呆木。
背景技术:
半潜船也称半潜式母船,是专门从事运输大型海上石油钻井平台,大型舰船,潜艇,龙门吊,预制桥梁构件等超长超重,但又无法分割吊运的超大型设备的特种海运船舶。它通过本身压载水的调整,把装货甲板潜入水中,以便将所要承运的特定货物(像驳船,游艇,舰船,钻井平台等)从指定位置浮入半潜船的装货甲板上,将货物运到指定位置。上世纪70年代后,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国际传统杂货海运完全打破常规,由常见的小包装(100公斤左右)件杂货向机械化工设备、大型车辆、大型工业结构件演变。进入90年代后,又逐渐出现超大型货物、整体构件、大型工业模块如海洋石油钻井平台、潜艇、游艇、军舰等这类货物,其重量、体积等都远远超出传统杂货的结构和技术规范。由此新建了大量半潜式运输船和用大型油轮改装的半潜船。
半潜船主要用于托运大型钢结构件、海上平台以及可移动性的海上建筑,也可用于装载集装箱。半潜船设有两个大型浮箱,采用国际上先进的电力推进系统、卫星定位系统,能有效地保证其潜水的稳定性,半潜船的优点在于:(1)安装固定方便的滚装装运方式,利用货物绞车将平台经后部跳板移至货物甲板,绑扎固定后即可起运。(2)独特的上浮/下潜功能,利用压缩空气压载系统控制下潜,借助动力定位将平台精确安装于导管架上或指定海域。(3)先进的动力定位系统。(4)多功能性,如装运门机、大型挖泥船、铺设管道/电缆、打捞作业等。
国际上绝大多数的半潜船在船尾都有两个塔楼(浮箱),用于调节船舶压在平衡,半潜船在下潜过程中,船头船尾依次交替缓缓下潜,最终使装货甲板较水平方式下潜到适当深度,若半潜船在较浅区域,无法完成半潜。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保证了半潜船船尾倾斜式潜入水中的可能,摒弃了传统的船尾两座塔楼的使用,同时实现了在较浅水域也能实现半潜的可能的技术方案:
一种半潜驳船倾斜式下潜船尾呆木,主要包括呆木主体,呆木主体的横截面呈倒梯形或矩形,呆木主体端部设置有朝向半潜驳船船体一侧的斜面,呆木主体沿半潜驳船船体长度方向为楔形,呆木主体的底部与半潜驳船船体的底板平齐,半潜驳船船尾底部设有三个呆木主体,三个呆木主体两两平行,半潜驳船船尾底部中间设置一个,在半潜驳船左右舷各设置一个。
作为优选,斜面的倾斜角度为15°—22°之间。
作为优选,每个呆木主体承受载荷为900T—1000T。
作为优选,三个呆木主体结构完全一致。
作为优选,呆木主体的外框架结构由金属外壳焊接而成,且外框架焊接在船底板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保证了半潜船船尾倾斜式潜入水中的可能,摒弃了传统的船尾两座塔楼的使用,同时实现了在较浅水域也能实现半潜的可能。
(2)本实用新型在船体左右舷各设置一个呆木,充分保证了驳船在船尾潜入水中后,着河床时的平衡。
(3)本实用新型的每个呆木可承受900T—1000T载荷,以防驳船横前侧翻,提高了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船尾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半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如图1、图2所示,一种半潜驳船倾斜式下潜船尾呆木,主要包括呆木主体1,呆木主体1的横截面呈倒梯形或矩形,呆木主体1端部设置有朝向半潜驳船船体2一侧的斜面,呆木主体1沿半潜驳船船体2长度方向为楔形,呆木主体1的底部与半潜驳船船体2的底板平齐,呆木主体1的外框架结构由金属外壳焊接而成,且外框架焊接在船底板上,半潜驳船船尾底部设有三个呆木主体1,三个所述呆木主体1结构完全一致。三个呆木主体1两两平行,半潜驳船船尾底部中间设置一个,在半潜驳船左右舷各设置一个。本实用新型在船体左右舷各设置一个呆木,充分保证了驳船在船尾潜入水中后,着河床时的平衡。
本实施例中,斜面的倾斜角度为15°—22°之间,若呆木主体1倾斜角度过小,呆木主体1对螺旋桨来流进行分离不明显,倾斜角度过大,呆木主体1产生的阻力又过大,影响分离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宝(南通)船厂有限公司,未经吉宝(南通)船厂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2218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雨伞上的伞珠结构
- 下一篇:一种遮阳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