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3D偏振系统的光路调节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21235.X | 申请日: | 2015-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648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13 |
发明(设计)人: | 邓照;盛翀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博影视界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27/26 | 分类号: | G02B27/26 |
代理公司: | 北京易正达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518 | 代理人: | 路远 |
地址: | 5181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坂田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偏振 系统 调节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学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3D偏振系统的光路调节结构。
【背景技术】
在电影行业中,3D偏振系统是现如今电影院播放3D电影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包含有主动式3D系统、被动式3D系统、色轮3D系统等,而现如今运用最多的是被动式3D偏振系统。偏振系统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偏振屏,偏振屏的工作使放映机放3D电影时发出来的非偏振光变成偏振光,再通过银幕反射,人们佩戴偏振眼镜就能正常的观看3D电影。
非偏振光经过偏振屏因为亮度有大幅度衰减,双光路是将非偏振光经过分光片或分光棱镜后分成两路光线,其中P光直接通过分光片或分光棱镜投射到银幕上,S光被分光片或分光棱镜呈90度反射,再经过反射镜反射到银幕上,使两幅画面重合变成一副完整的画面,从而大大的提高了光利用率。但是在现有的双光路或者多光路这类光收集系统中,因为S光是经过分光片或分光棱镜反射再经过反射镜反射,光的行程会变长,荧幕上会出现一大一小的两幅画面。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操作简单、快速对齐画面、大大减少光路对齐时间的3D偏振系统的光路调节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3D偏振系统的光路调节结构,包括:投影机、分光片、反射组件、第一偏振屏、第二偏振屏及银幕,所述投影机及银幕相对设置,所述反射组件及分光片分别设置于投影机前端的上部及下部且位于投影机及银幕之间,所述第一偏振屏、第二偏振屏分别设置于分光片、反射组件与银幕之间的光路上,所述投影机发射的一路光线分别经所述分光片和第二偏振屏投射至银幕,另一路光线通过分光片折射到反射组件上,再通过反射组件经第一偏振屏发射至银幕,在所述反射组件上还装设有对齐画面用的画面调节装置。
折射的光线在反射组件的入射角为40°~45°。
所述反射组件包括反射镜固定板及固设于该反射镜固定板一面上的反射镜。
所述反射镜的形状为梯形。
在所述反射镜固定板的四个角处还分别间隔地开有一个的供光线通过用的矩形孔。
所述画面调节装置包括水平画面调节机构、垂直画面调节机构及多个画面调节螺丝,所述水平画面调节机构及垂直画面调节机构分别可转动地设于所述反射镜固定板的两短边上,所述多个画面调节螺丝分别与反射镜相连接。
所述画面调节螺丝的数量为八个,其中两个画面调节螺丝固设于所述反射镜中部,另外六个画面调节螺丝则分别间隔且可调节地设置于所述反射镜的四条边上。
所述画面调节螺丝为机米螺丝。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其有效解决了传统3D偏振系统的光行程较长,导致荧幕上会出现一大一小的两幅画面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反射镜由现有技术的长方形反射镜改为梯形反射镜,并且调节方式由现有的四周固定中间点单点调节改为中间两点固定,四周8点调节。因此能够更准确的使画面与反射镜结构相吻合,调节点的增加大大的减少了设备整体的调整度;此外,调节时间及画面像素点大大减少,使画面尽可能的与原有画面保持一致增加了观影者的观看感受,且反射镜选用玻璃尺寸变小厚度降低,使整体结构变小的同时大大减少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基于3D偏振系统的光路调节结构的光回收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画面调节装置与反射组件的连接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反射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列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解释和补充,对本实用新型不构成任何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博影视界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博影视界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2123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栓簧触压式制动器
- 下一篇:滚柱式逆止器及使用该逆止器的电动执行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