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环保电动车后盖开启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21090.3 | 申请日: | 2015-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158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30 |
发明(设计)人: | 杨晓方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晓方 |
主分类号: | B62D33/04 | 分类号: | B62D33/04;B60S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环保 电动车 开启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环保电动车后盖开启装置。
背景技术
电动车分为交流电动车和直流电动车。通常说的电动车是以电池作为能量来源,通过控制器、电机等部件,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运动,以控制电流大小改变速度的车辆。第一辆电动车于1834年制造出来,它是由直流电机驱动的。时至今日,电动车已发生了巨大变化,类型也多种多样。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的生活垃圾越来越多,生活垃圾扰民的现象越来越普遍,生活环境越来越差。为此,提倡节能环保、倡导绿色能源逐渐成为人们共同的口号并被积极实施。在此背景下,各类环保电动车得到迅速发展,正在不断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但目前的环保电动车存在以下不足这之处:一是后门结构不合理,开门或关门时费时费力且不可靠,使环卫工人作业强度大,并存在安全隐患。二是由于后门在关门时密封性能差,在行驶过程中会从后门缝隙中渗漏液体及恶臭,对城市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市民反映强烈,给环卫工人造成更大的工作量,同时当垃圾排出后,对电动车车厢内部进行清理麻烦,提高了环卫工人的劳动强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环保电动车后盖开启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环保电动车后盖开启装置,包括车厢本体,所述车厢本体下侧设有车轮,所述车厢本体上侧设有密封板,所述车厢本体背部设有车厢盖板,所述车厢盖板与车厢本体内部之间设有调节杆,所述车厢盖板上侧与密封板相接触,所述车厢本体内部上侧设有清洗管,所述清洗管上设有若干个第一清洗喷头,所述车厢本体侧壁上设有清洗盘,所述清洗盘圆周方向上设有若干个第二清洗喷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车厢盖板下端与车厢本体之间铰接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调节杆为气杆或液压杆。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清洗喷头呈倾斜布置。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调节杆、密封板,这样车厢盖板在调节杆的作用下与密封板相接触,这样起到很好的密封作用,避免了垃圾的泄露,同时车厢盖板的开启与关闭操作方便;通过设置第一清洗喷头、第二清洗喷头,这样在第一清洗喷头、第二清洗喷头的作用下可以对车厢内部进行清洗,避免了工人的手动清理,操作方便,降低了环卫工人的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车厢本体;101.密封板;2.车轮;3.车厢盖板;4.调节杆;5.清洗管;6.第一清洗喷头;7.清洗盘;8.第二清洗喷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一种环保电动车后盖开启装置,包括车厢本体1,所述车厢本体1下侧设有车轮2,所述车厢本体1上侧设有密封板101,所述车厢本体1背部设有车厢盖板3,其中所述车厢盖板3下端与车厢本体1之间铰接连接。所述车厢盖板3与车厢本体1内部之间设有调节杆4,其中所述调节杆4为气杆或液压杆,这样可以控制车厢盖板3的开启与关闭。
所述车厢盖板3上侧与密封板101相接触,这样车厢盖板3在调节杆4的作用下与密封板101相接触,这样起到很好的密封作用,避免了垃圾的泄露,同时车厢盖板3的开启与关闭操作方便。所述车厢本体1内部上侧设有清洗管5,所述清洗管5上设有若干个第一清洗喷头6,其中所述第一清洗喷头6呈倾斜布置。所述车厢本体1侧壁上设有清洗盘7,所述清洗盘7圆周方向上设有若干个第二清洗喷头8,这样在第一清洗喷头7、第二清洗喷头8的作用下可以对车厢内部进行清洗,避免了工人的手动清理,操作方便,降低了环卫工人的劳动强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晓方,未经杨晓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2109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