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圆环类零件圆度矫形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720225.4 | 申请日: | 2015-09-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342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06 |
| 发明(设计)人: | 杨达毅;于晓平;杜微;姜秋月;王大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春工程学院 |
| 主分类号: | B21D3/14 | 分类号: | B21D3/14 |
| 代理公司: | 长春市东师专利事务所 22202 | 代理人: | 张铁生 |
| 地址: | 130012 吉林***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圆环 零件 矫形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圆环类零件矫形机。
背景技术
矫形机,是用来对环类零部件进行变形恢复矫正的机器;环类零件冷加工后均需要进行热处理以提高其机械性能,而热处理后环类零件或多或少都存在一定量的变形,给零件的使用以及整机的性能带来负面的影响,根据环类零件宽度大厚度小的结构特点,其热处理后的变形主要是圆度。通过矫正以便使环类零部件因为热处理产生变形的得以恢复,并获得理想的圆度要求或回转精度要求,保证零部件能够达到装配精度或获得热后下道精加工工序最小切削加工余量;环类零部件矫正狭义上是针对圆环零部件的变形矫正。广义上包括盘圆、轴套、缸筒及椭圆类零部件、不规则形截面环类零部件等;国内大部分生产轴套,缸筒的专业厂,因无合适的矫正设备,产品精度一直提高不上去。
在我国自动矫正技术还很落后,在汽车,机床,拖拉机,纺织机械等制造生产行业,普遍采用人工矫正,矫正精度较低,劳动强度也比较大,根据相关数据表明,我国汽车,机床等行业每年环类零件至少在1000万个以上,其中百分之七十都需要矫正,完成这一任务至少需要5000台左右的精密电机矫形机。
自动矫形机是一种载荷大、速度低的加工设备,在自动矫形机中,电机系统的主要功用是为自动矫正装置的提供加载动力。电机控制丝杠系统在环类零件的矫正的过程中可以有效的实现快进、工进、快退的工作循环。通过电机系统来对矫形机进行控制,来完成我们想要的对零件进行矫正的目的。
因此,自动矫形机的加载系统适合于采用电机技术,而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还较落后,所以发展国产自动矫形机也迫在眉睫。这对于提高国产汽车行业,机床行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尤其对国产轿车与国际接轨有着重要的作用。自动矫正技术的产业化对我国机械行业开辟国内、国际市场,走向世界,参与国际竞争有着深远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大载荷、低速度的,用于盘圆、轴套、缸筒及椭圆类零部件、不规则形截面环等圆环零部件的变形进行矫正的圆环类零件矫形机。
圆环类零件矫形机,包括本体1、校形装置2、夹持装置3、矫正支座5、检测装置6;本体1包括:加载机构调节支架12、传动机构支架13、槽形板14、承重轴15、立板16、支座17、加载机构固定板19;立板16与槽形板14平行设置,立板16与槽形板14上还设有至少2个承重轴15,承重轴15贯穿立板16与槽形板14,并与两板焊接为一体;槽形板14设置在本体1的一侧,槽形板14的槽口向前;加载机构调节支架12、传动机构支架13相互平齐设置在本体1的上部;固定板19设置在本体1的中上部,本体1的一侧,固定在槽形板14的上方;支座17设置在槽形板14上部,与槽形板14相连接;
所述的校形装置2包括加载机构、传动机构;加载机构、传动机构分别安装在本体1的加载机构调节支架12、传动机构支架13上;
加载机构包括:延机床Z轴设置的固定在固定板19上的壳体281,壳体281内部设有阶梯孔,压杆267安装在壳体内部,在压杆267与壳体281之间还设有密封衬套282;壳体281上设有端盖285,端盖285固定在壳体281上;端盖285上还设有阶梯孔;压杆267为阶梯轴状,一端设有深孔,另一端设有压头装置固定螺孔;丝杠283设置在压杆267设有深孔的一端,丝杠螺母286固定在压杆267上;丝杠283一端设有螺纹,与丝杠螺母286相匹配;另一端为阶梯轴状,与端盖的阶梯孔相配合,丝杠283与端盖285之间还设有轴承;压头装置固定在压杆267的固定螺孔一端;加载机构还包括导向装置,传动机构设置在加载机构的后侧,传动机构包括带轮211、带轮212、带轮213、带214、带215;底板22、步进电机23、中间轴24;带轮211固定在丝杠283上;带轮212固定在中间轴24上,带轮212与中间轴24之间以键247连接;中间轴24外部设有套筒243,套筒243固定在底板22上,中间轴24与套筒243之间设有两个轴承244,两轴承244之间设有套筒242,中间轴24的一端还设有轴承244锁紧螺母245;步进电机23安装在底板22上,带214、带215分别连接带轮211与带轮212、带轮212与带轮21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春工程学院,未经长春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2022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750kV电站扶手板一次成型装置
- 下一篇:一种开口环工件矫正工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