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金属夹心板墙与砌体墙之间的丁接宽缝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20020.6 | 申请日: | 2015-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248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10 |
发明(设计)人: | 郝继峰;王晓军;乌丽雅斯 | 申请(专利权)人: | 内蒙古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2/00 | 分类号: | E04B2/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10010 内蒙古***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金属 夹心板 砌体墙 之间 丁接宽缝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墙体连接结构,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金属夹心板墙与砌体墙之间的丁接宽缝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金属夹心板墙在新、改、扩建建筑中的广泛应用,其和砌体外墙的变形缝处理尤为重要,既要满足不同材质墙体的变形要求,有要能满足建筑保温的需求,还要满足美观等方面的需要。现有技术无金属夹心板墙和砌体墙的丁接宽缝做法(缝宽>200mm),设计施工中此变形缝无法处理,无法完全封闭,因而无法满足建筑防火、防水、保温、美观等要求。建筑长时间使用后,变形缝处保温层由于无法封闭,易侵蚀形成空鼓,影响保温层的保温效果,形成冷桥,造成室内结露等现象,严重影响建筑物正常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金属夹心板墙与保温砌体墙之间的丁接宽缝结构,解决目前没有丁接金属夹心板墙与砌体墙之间宽缝的方法而造成建筑物无法正常使用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金属夹心板墙与砌体墙之间的丁接宽缝结构,金属夹心板墙与砌体墙之间设置有第一金属板与第二金属板,所述砌体墙靠近所述金属夹心板墙的一墙面上贴合连接有保温层,所述保温层包括位于室外的第一连接层和位于室内的第二连接层,所述第一连接层与所述第二连接层连接;所述第一金属板包括垂直连接的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贴合连接于所述砌体墙和所述第一连接层之间,所述第二连接板与所述第一连接板连接的一端贴合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层与所述第二连接层之间,所述第二连接板另一端的外板面贴合连接在所述金属夹心板墙位于室外的墙面上;所述第二金属板包括垂直连接的第三连接板与第四连接板,所述第三连接板外板面远离所述第四连接板的一端贴合连接在所述金属夹心板墙位于室内的墙面上,所述第四连接板外板面贴合连接在所述第二连接层远离所述砌体墙的一端面上;所述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层、所述第三连接板与所述金属夹心板墙之间形成的夹缝内填充有轻质聚氨酯泡沫层。
可选地,所述第二连接层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一连接层的厚度。
可选地,所述第二连接板和所述第三连接板均通过拉铆钉与所述金属夹心板墙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砌体墙之间通过膨胀螺钉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四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层与所述砌体墙之间依次通过锚栓连接。
可选地,所述保温层通过钢筋钩一端钩接在所述第二连接层远离所述砌体墙的一端面上,钢筋钩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二连接层埋入所述砌体墙内与所述砌体墙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二连接板内板面与所述第一连接层之间填充有密封膏。
可选地,所述金属夹心板墙与所述轻质聚氨酯泡沫层之间设置有第三金属板,所述第三金属板两侧分别与所述第二连接板和所述第三连接板垂直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金属夹心板墙与砌体墙之间的丁接宽缝结构,主要是针对丁接金属夹心板墙和砌体墙的之间的宽缝(缝隙大于200mm)的连接结构,填补此变形缝做法的空白。本实用新型做法施工便捷,连接金属板有伸缩性,对两种材料的墙体随温度、沉降变形起到良好的效果,同时能满足建筑防火、防水、保温、美观等要求,封闭密实进而保证建筑变形缝连接处保温材料的长时间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图。
附图说明如下:1、金属夹心板墙;2、砌体墙;3、第一金属板;301、第一连接板;302、第二连接板;4、第二金属板;401、第三连接板;402、第四连接板;5、保温层;501、第一连接层;502、第二连接层;6、轻质聚氨酯泡沫层;7、拉铆钉;8、膨胀螺钉;9、锚栓;10、钢筋钩;11、密封膏;12、第三金属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内蒙古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内蒙古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2002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