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花带状仿藤编织材料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18845.4 | 申请日: | 2015-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481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24 |
发明(设计)人: | 陆满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陆满华 |
主分类号: | F16S3/00 | 分类号: | F16S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振安创业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5 | 代理人: | 姜林 |
地址: | 51003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种花 带状 藤编 材料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仿藤家具加工使用的编制材料,具体是一种花带状仿藤编织材料。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一般天然的藤条可编织成各式的家具,由于其天然的拉力和弹性适中,其做成的各式家具也很受欢迎,特别是在户外的各种场合,如公园、游乐园、度假村等地方,各式各样的藤条编织成的椅子、桌子、秋千等非常深受人们的喜爱,给人一种亲密接触大自然的感觉,这都源于天然的藤条能够带给人们绿色、健康、贴近大自然的感觉,随着这种需求的日益增多,采伐天然的藤条也就日益增多,这势必引起对大自然的严重破坏。
为了解决此问题,人们便想出了仿真藤,但是由于现有的仿真藤条大多都是实心或扁平型的,且藤条采用单一条设计,所以编织出的产品外观单调,呆板,缺乏立体感且不省成本。还有,过往的编织条宽度比较窄,因此编织一定面积的藤条,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生产效率低;而且编织条要么比较软,容易断,要么比较硬,不容易编织,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的仿藤编制材料作进一步改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已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生产成本低,结构方法新颖,编织出的藤面更加美观富有立体感,提升编织效率的一种花带状仿藤编织材料。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用以下方式实现的:一种花带状仿藤编织材料,其特征在于:其至少由两个以上的基带通过相互缠绕编织而成,基带的截面至少由两个以上的基本体通过搭边连接为一体,基本体与搭边一体成型。
所述的基本体呈圆形状。
所述的基本体呈椭圆形状。
所述的基本体呈矩形状。
所述的基本体呈异形状。
所述的搭边呈矩形状。
所述的搭边厚度等于基本体厚度的1/2至1/3之间。
所述的基带设置有三条,通过相互缠绕编织成本编编织材料。
所述的基带设置有四条,通过相互缠绕编织成本编编织材料。
所述的基带设置有五条,通过相互缠绕编织成本编编织材料。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市场竞争力强等优点。2、与传统的藤条产品相比,本案中藤条由多条基带预先通过机器编织而成的,其等同于现有的单条,在现在劳动力成本高涨的年代,组合多条原有单条成一组藤条代替原有单条是前所未有的领先创造,所以其具有更厚的体积,更大的宽度,因此在使用本产品编织同样面积的藤面时,能大幅提高编织效率。3、由于本藤条由多条基带编织而成,所以相邻的基条间存在着变形空间,从而提升藤面弹性。4、基条由多个基本体通过搭边连接为一体,因此基条表面能看出基本体的分布情况,因此使用本产品编织藤面时,藤面效果同样为若干个细窄藤条构成,从而保证了藤面的仿真度。5、本编织材料由多条基材编织成麻花状,能使得最终编织出的藤面造型更加具有立体感及新颖感,一改传统藤面造型单一呆板的弊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基带截面第一实施例效果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基带截面第二实施例效果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基带截面第三实施例效果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基带第一实施例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基带第二实施例立体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基带第三实施例立体图。
图7、8为本实用结构编织效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具体进一步的说明。一种花带状仿藤编织材料,其特征在于:其至少由两个以上的基带1通过相互缠绕编织而成,基带1的截面至少由两个以上的基本体2通过搭边3连接为一体,基本体2与搭边3一体成型。
如图1所示,所述的基本体2呈圆形状。
如图2所示:所述的基本体2呈椭圆形状。
如图3所示:所述的基本体2呈矩形状。
所述的基本体2呈异形状。
所述的搭边3呈矩形状。
所述的搭边3厚度等于基本体1厚度的1/2至1/3之间。
如图7所示:所述的基带1设置有三条,通过相互缠绕编织成本编编织材料。
所述的基带1设置有四条,通过相互缠绕编织成本编编织材料。
如图8所示:所述的基带1设置有五条,通过相互缠绕编织成本编编织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陆满华,未经陆满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1884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液化天然气撬装加注站
- 下一篇:介质流量整体视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