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车辆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18521.0 | 申请日: | 2015-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785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0 |
发明(设计)人: | 张丽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R21/01 | 分类号: | B60R21/01;B60R25/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21000 辽宁省锦***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车辆 控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安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车辆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的封闭性能做的很成熟,但是随之而来的一些惨剧却时有发生,近期,越来越多的汽车内儿童被闷死事件被报道,在家长开车带儿童出行时,由于儿童身体较小,容易被遗忘在车内,而且,儿童自己无法打开车门,在车窗封闭时又无法有效呼救,造成汽车的一部分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不足,采用氧气检测仪,实时监测汽车内部的氧气含量状态,并将检测结果传送给PLC控制器;采用车速传感器,可以检测汽车的行驶状态;采用A红外传感器和B红外传感器,可以由A红外传感器和B红外传感器的响应顺序判断伸出肢体的方向;采用电动玻璃升降器和PLC控制器,可以根据预定程序打开车窗;采用汽车防盗报警器,可以在汽车遭遇偷窃时做出反应,同时,也可以作为车内人员的呼救设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氧气检测仪、电动玻璃升降器、PLC控制器、A红外传感器、B红外传感器、汽车防盗报警器、车速传感器、车窗玻璃、汽车玻璃支撑板;电动玻璃升降器包括升降机机构和电动机;汽车玻璃支撑板的上端与车窗玻璃的下端固定连接;汽车玻璃支撑板的下端中部与升降机机构的顶端固定连接;升降机机构的一端与电动机的左侧连接;电动机的右侧上端固定安装氧气检测仪;电动机的右侧下端固定安装PLC控制器;汽车防盗报警器设置于PLC控制器的右方;汽车防盗报警器的正下方设置有蓄电池;蓄电池的下方左侧设置有车速传感器;汽车玻璃支撑板的内侧横向固定安装多个A红外传感器;汽车玻璃支撑板的的外侧横向固定安装多个B红外传感器。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的氧气检测仪、A红外传感器、B红外传感器、汽车防盗报警器、车速传感器、蓄电池均与PLC控制器通过电路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1、采用氧气检测仪,实时监测汽车内部的氧气含量状态,并将检测结果传送给PLC控制器;2、采用车速传感器,可以检测汽车的行驶状态;3、采用A红外传感器和B红外传感器,可以由A红外传感器和B红外传感器的响应顺序判断伸出肢体的方向;4、采用电动玻璃升降器和PLC控制器,可以根据预定程序打开车窗;5、采用汽车防盗报警器,可以在汽车遭遇偷窃时做出反应,同时,也可以作为车内人员的呼救设施。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新型车辆控制装置结构示意图主视图;
图2为一种新型车辆控制装置结构示意图侧视图。
图中,1、氧气检测仪;2、电动玻璃升降器;3、升降机机构;4、电动机;5、PLC控制器;6、A红外传感器;7、B红外传感器;8、汽车防盗报警器;9、蓄电池;10、车速传感器;11、车窗玻璃;12、汽车玻璃支撑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2所示,包括氧气检测仪1、电动玻璃升降器2、PLC控制器5、A红外传感器6、B红外传感器7、汽车防盗报警器8、车速传感器10、车窗玻璃11、汽车玻璃支撑板12;电动玻璃升降器2包括升降机机构3和电动机4;汽车玻璃支撑板12的上端与车窗玻璃11的下端固定连接;汽车玻璃支撑板12的下端中部与升降机机构3的顶端固定连接;升降机机构3的一端与电动机4的左侧连接;电动机4的右侧上端固定安装氧气检测仪1;电动机4的右侧下端固定安装PLC控制器5;汽车防盗报警器8设置于PLC控制器5的右方;汽车防盗报警器8的正下方设置有蓄电池9;蓄电池9的下方左侧设置有车速传感器10;汽车玻璃支撑板12的内侧横向固定安装多个A红外传感器6;汽车玻璃支撑板12的的外侧横向固定安装多个B红外传感器7;氧气检测仪1、A红外传感器6、B红外传感器7、汽车防盗报警器8、车速传感器10、蓄电池9均与PLC控制器5通过电路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工业大学,未经辽宁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1852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